设置

关灯

元僖之死篇

第(3/4)节
不欺骗,而以实实在在的工作,让从前的政敌、现在的皇帝对他真心接纳,并让他后辈们以他为榜样,使他的政治行为、典型的政治手法,在以后岁月里不断重现。这样的人,我们通常都叫做——绝世之人杰。

    8月1日,赵光义心中的圣殿——大宋新书馆“秘阁”落成,7日,皇帝以飞白体“秘阁”2字题匾。且此后,他不断的带宰相、枢密使、近臣,甚至武将幸秘阁读书,要让全天下都知道大宋文儒之盛!

    11月10日,赵光义次子、准皇储、开封尹、许王赵元僖正常上班,可刚坐在早朝的候见室——殿庐里,就觉得难受。且立即支持不住,马上回家。赵光义随后赶去,元僖已躺在床上了。一开始还能回答老父亲,可极短时间之内就薨逝了。年仅27岁。

    赵光义亲眼目睹儿子死去,悲痛欲绝,抱尸痛哭,追赠其为恭孝太子。皇帝还在皇宫里整夜流泪,徘徊不睡,写下反复吟咏,还给近臣们传看…

    但转眼间,皇宫里就传出了新命令:把开封府、许王府内各级人员销职查办。把元僖宠妾张氏赐死,其父母墓地捣毁、亲属流放。27日,赵元僖的太子级葬礼下诏停办,降到只以一品官的卤薄出殡。

    落差太大了。原因何在?元僖的死法,落在对药品,尤其毒酒非常有研究且实践过的赵光义眼里,特征实在太明显了。立即追查,重案特办。赵光义派大太监王继恩亲自出马。还记得这人吧?就在赵匡胤死的那天晚上。是他把赵光义领进的皇宫。在赵光义死的当晚,又是他想进行第二次‘斧声烛影’的政变。

    案子迅速告破,于是才有了上面那些突发的转变。

    武则天,从狭义上说,她是独一无二的,因她是皇帝。但如从广义上说,达到实际统治地位的,就不止武则天一个了。北宋就也有一位。在古代,女子想达到这样位置,就必须走同一条道路——当皇家嫔妃。如要成功率大一些。你该等在皇帝亲政前的大婚时去争下皇后位子。如要试一下自己的眼光,那就去众多皇子中去碰碰运气吧。你嫁的皇子如成了太子,那恭喜你,武则天的影子就在你身上若隐若现。北宋版的武则天就是这样。此时她已在京城好多年了,还在绝对的默默无闻中。无论从哪一个条件衡量,她都远不如现在准皇储赵元僖的宠妾张氏,更接近武则天的高度。

    张氏此时己在许王府里说一不二,不仅超越规格给自己死去的父母修了大坟,还隔三差五在府里打死佣人。强势早已压倒了正室夫人李氏。元僖与张氏2人私下曾有约定。要废掉李氏,立张氏为正室。但不能急,废王妃比朝廷罢免一官员要麻烦得多。但张氏不管,尤其她早习惯了打死人。那么再出一条人命又有什么了不起?想到就做!她秘密出高价,请人做了个特制酒壶,里面双内胆。一个放酒一个放毒酒。这天,赵元僖临走前。张氏拿了酒壶给他和李氏斟酒。但不知那天赵元僖犯了什么病,突然向大夫人当众表示亲密,酒杯互换。来了个超级交杯酒…悲剧就这样发生了。

    张氏本想以武则天杀女的狠心来干掉情敌,却不料反砍了自己的依靠。手段粗暴低劣,她从根本上就比那位正版的北宋武则天差得太远了…所以她的结局也极惨:先剐再钉、暴尸示众…

    但难道儿子死在宠妾手里,赵光义就要这样的愤怒加鄙视,拿死去的儿子出气,且把开封府的政府官员也都罢免?那最多不过是许王府里私人官吏有错而已,关府门外的人什么事?

    一切都要从王继恩身上找原因。他没出马前,一切风平浪静。他搞定案件后,赵光义才翻的脸。他定是查出了什么…

    载:赵光义要把开封府所有官吏都抓起来严加审问,定得把事情弄得水落石出。这时,一叫魏羽的人对皇帝小心翼翼说了番话,才算把事情遮了过去“陛下,当年汉武帝的戾太子举兵谋反,汉武帝对他的帮凶也不过就是抽了几鞭子而已。现在许王的罪没超过戾太子,对他的属下,也该更宽松些”看这说法,赵元僖的罪就犯到了相当规模。戾太子当年是起兵了的,比戾太子轻点,那就是未起
第(3/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