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斧声烛影篇

第(2/5)节
司马光说当晚赵光义根本没在皇宫里,一直都老老实实呆在自己晋王府里。直到…有个叫王继恩的太监来找他。

    当夜赵匡胤死后,他的皇后宋氏命大太监王继恩出宫,召贵州防御使赵德芳入宫。很显然,这是召他来灵前即位。但据说这位姓王的太监想了想,想起赵匡胤在世这么多年,都主张让赵光义来接班的。所以他自作主张,把赵德芳放在一边,直接去晋王府宣召赵光义。

    依司马大师之意,这一切都是大太监王继恩的自作主张。赵光义就像当年陈桥之夜的赵匡胤一样,是被骗的…没责任的…

    王继恩来到晋王府,却突然发现府门前有人。一看,是程德玄。王继恩马上问你在这儿干什么呢?程答“我正在信陵坊睡觉,突然听见外面有人叫我,说是晋王召见。出去看却没人。等我睡下,外面又喊。如是3回。所以我害怕了,想是不是晋王病了,所以才赶来看看”程德玄此人善医,深通药性。王继恩不再罗嗦,直接扣门求见。已是深夜,赵光义立即接见。听说自己哥哥死了,且要他马上进宫即位。他“大惊且犹豫不行”这时王继恩急了,大叫一声“再耽搁,就要白给别人了”赵光义马上出来了。当时天降大雪,他和王继恩、程德玄3人徒步踏雪进皇宫。进去后,王继恩还想赵光义按着以往规矩“请晋王稍等。我王继恩进去为您通报”漫天大雪中,赵光义没言语。程德玄说了8个字“便应直前,何待之有”于是3个人直接进了万岁殿。殿里守着皇帝尸体的宋皇后听到王继恩回来了“德芳来耶”万没想到王继恩的回答是“晋王至矣”宋皇后的反应是“愕然”之后她马上说“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官家是宋人对皇帝的特殊称呼。也就是说宋皇后见到赵光义后,马上就改口称此人为皇帝,且清晰无比地求饶,把她和赵匡胤所有子孙的性命全都交了出去。

    这时,赵光义反应与他一贯的“仁德”非常般配。他边哭边说“共保富贵,勿忧也”之后便在哥哥的灵柩前即位,成为大宋第二位皇帝。

    以上就是司马光版“赵光义得位”的描述。在大师的笔下,没有任何“斧声烛影”的痕迹。赵光义之所以能抢在侄儿赵德芳前接任皇位,完全是由于太监王继恩的自作主张、宋皇后的主动礼让。甚至连走进停放他哥哥尸体的万岁殿,都是由于程德玄的强迫。自始至终,他都没半点主动,更绝谈不到有何不轨之图。

    世人分析斧声烛影,总会想到赵光义为何会在烛光映衬下时不时离席躲避?像在推辞着什么,也就是说他哥哥在强迫着他什么?联系后面酒局结束后赵匡胤送他出殿,在漫天大雪中公开对他所说的“好做!好做”似只能得到一个结论,即赵匡胤在要赵光义做皇帝,但他推辞,可他哥哥不止一次强迫他。甚至直到2人分开,赵匡胤还在继续强求“好好去做!好好去做”完全是在千叮咛万嘱咐要弟弟接过治理帝国的重任。

    当然也可把“好做”解释为“你做的好事”且直接联想到赵光义在酒桌上给哥哥下了毒。之后他连连躲避他哥哥,是因赵匡胤已发觉了不对,要亲自动手除掉赵光义。在烛光摇动中,外面人根本看不清那是赵光义在躲,还是赵匡胤在踉踉跄跄地举步进逼?但其后发生的事又怎样解释呢?至少赵匡胤在酒局结束后还曾来到过殿外,以斧戳雪,说出了“好做”的话。当时众目睽睽,他不是完全可当即下令把赵光义拿下吗?

    如假定赵光义当天夜里确实杀害了他哥哥,那么赵光义就定会反问:我是怎么杀的啊?能否给个手法先?手法有二:1斧子、2毒酒。

    先说斧子。赵匡胤手里经常提着的当然不是战场上杀人用的战斧,那是种当时非常流行,当文具用品在手里把玩的“玉柱斧”有人说那是工艺品,是玩具,根本就没法杀人。但也有疑问:1如没法杀人,那怎能随便就敲掉别人大门牙?是赵匡胤天生神武,手法与众不同?还是那些大臣的门牙特别脆弱呢?能敲掉别人门牙的东西,应足以要一个人的命了。2玉柱斧很小,只能在手里把玩?那赵匡胤是怎样站在漫天大雪里,以斧戳雪的啊?难道赵匡胤也是
第(2/5)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