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李筠叛乱篇

第(2/3)节
们联合起来,且还不能由自己先出兵……定要让天下人知道,宋太祖心胸宽广如海,能容万物。从来都是人负他,他从不负人。

    那就唯有让李筠不得不反,立即就反!至于李重进…但愿翟守珣撒谎和拖后腿水平足够一流吧。

    于是便有了那句“太子,汝何故来”可怜的李守节被吓得魂飞魄散“陛下何出此言?必有人在说我父子坏话”赵匡胤笑了笑“吾闻汝数谏,汝父不听,故遣汝来,欲吾杀汝耳。汝归告汝父:吾未为天子时,任汝自为之。吾既为天子,汝独不能小让吾耶”挥手便放了李守节,给他父亲带去了这些非常“温柔贴心”的话。

    建隆元年(960)4月14日,原后周昭义节度使李筠正式造反!这时距赵匡胤创建宋朝才刚刚过去100多天。向天下大吼一声:我李筠已反了!食周朝之禄的将军们,你们都在干什么?

    建雄节度使杨庭璋在晋州像有些异动,其妹是柴荣妃子。李筠、赵匡胤两人同时盯上了他。李筠给他发了封邀请信:共举大业,逐鹿中原。赵匡胤给他派了一副官,郑州防御使荊罕儒去盯住杨庭璋。可杨一点没为妹夫出头之意。荊罕儒有些失望,只好上报赵匡胤。赵令杨入京述职。杨很淡定,接令后单车出了晋州。

    有一人单骑入了陕州。赵匡胤的政敌、原侍卫军步军指挥使、保义节度使袁彥现在陕州做土皇帝。史称此人凶悍嗜利,且缮甲兵,早有谋反之心。危急时刻,潘美再次挺身而出。北宋第一勇将不知用了什么手段,竟把袁彦亲自带回了开封,当众向新皇帝表示了臣服。赵匡胤大喜“潘美不杀袁彥,成我志矣”

    一人单骑摆平了一不安的军州,第二次完成危险任务的潘美真是监军中一模范。

    可下面这镇州监军就干得差强人意了。他叫陈思诲,给赵匡胤上了一密折:成德节度使郭崇威经常叫着前朝太祖名字哭鼻子,可能有反心。且镇州与契丹接壤,万一有事可能投靠契丹。应早做准备,以防万一。赵匡胤道“我素知郭崇威是知恩图报的人”可赵匡胤还是露出了小心眼:遣使侦之。这才符合防人之心不可无的常理。再说李筠一哭,你就神经紧张。郭崇威一哭,你就认为是合理的。难道是瞧不起我们郭大帅的眼泪不成?估计是不想,也不敢动郭崇威。眼下全力对付李筠,其它的当然要安抚为上。不能让自己穷于应付。

    使者到了镇州,郭崇威才知一个人流泪也是有罪的。部下辛仲甫劝道“兵变,我们是第一个表态投诚的。我们军队调度也没什么违规的。朝廷虽欲加罪,亦无口实。使者一到,咱们好好招待,该送的送。到时使者吃我们,拿我们的,自会帮我们说话”使者一到,被招待的舒舒服服。自然回去报告“镇州无事”上喜曰“我固知崇不反也”赵大官人你太假了,既知之,为何又派使者呢?你的喜怕是窃喜之类的吧?

    有人报河中府的护国军节度使杨承信要谋反。正巧杨过生日,赵匡胤叫魏丕去送生日礼物。这一来是收买人心,二来是借机试探。不久,魏丕自己也有了很多礼品,向皇帝报告:杨承信无异状。

    赵匡胤不是圣人。他曾借酒诘问王彦超“当日我去投奔你时,你为什么不收留我”王世叔果然精于世道“我那是一浅滩,怎留得了真龙呢”赵匡胤释然,所有不快一扫而空。他原谅了王彦超,甚至对当年刁难他的董遵诲是仇将恩报。不但没找董遵诲麻烦,反而将董遵诲流失在辽国的母亲找了回来。

    赵匡胤气量果然是皇帝级别的。他比宰相肚里更宽广。不但能撑一条船,更能放一个天下进去。

    看来这些人都是没种的,都被赵匡胤轻松摆平。罢!本也没指望你们。

    忠武节度使张永德正在京城内与赵匡胤喝酒。你一杯我一杯。你一声附马爷,我一声皇上。君臣和睦的很。皇上突然问“附马爷,你以前不是有条非常漂亮的通天犀帶?怎么今天不见了”张“唉!以前征淮南时用了公钱20万貫,没钱偿还。只好用它抵押了”赵“那公款还完了吗”张惭愧“还差5万貫。我定凑足了还上”赵大手一挥“附马爷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