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嫁屠户 第96节
第(1/4)节
毕竟许老板是老顾客了,花园饭店用的鸡和鹅也是养殖场提供的,两家店一直是合作关系。
二十多天,鱼塘每天在起鱼,虽然不是所有货款当场结清,可买车的钱是够了。并且通着最近卖鱼拓宽来的客户人群,也有不少看中养殖场狮头鹅的,少不得需要赵军送货,所以赵军没犹豫,拿钱买了一辆大轮。
为着这有方向盘的大轮,赵军还去县城办了个证。
当初新房子单拉电路的时候,顺带着电话也装上了,原本电话装在赵军和姚晴天住的那间门房的,可最近不少生意上的老板打电话过来,吵醒过几次闺女,赵军便把电话挪到一楼西北拐角离他们住的房间门最远的房间门。
电话就装在窗口边,赵军甚至不用进屋去,听到响声,直接从窗外就能接听,整个十月,电话就没怎么停过,赵军是两个轮子、个轮子换着骑,很快就把瘪下去的腰包又鼓起来了。
第91章满月酒
十月是忙碌丰收的一个月,赵军家闺女更是相当争气,一个月长了斤肉,出生时体重本就赢在起跑线上,这下把赵磊家大两个多月的儿子都甩后面去了。
深秋时节,天气已经很凉了,小昕昕换上了粉嫩的抱被,小手却没有塞进抱被里,总是喜欢举着放在脸两侧,仅从露出来的一小节手腕都能猜想衣服里是怎样白胖藕节般的胳膊。
孩子出生后,姚晴天常常庆幸,她生在农历八月,要不然怕是涂抹再多的爽身粉,怕是孩子也会生出一身的痱子。
如今长多胖都不用担心了,肉越多越抗冻,到了冬天肯定和她爸爸一样是个小火炉,能给妈妈暖被窝了。
姚晴天这个月子过得非常舒心,她的母乳非常充足,完全不需要搭配甜奶粉,孩子就睡在身侧,饿了随时喂,也是真方便。
小昕昕一天有二十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在睡觉,醒着的那几个小时,只要把她喂饱了,打理干净了,就不哭不闹。
最近学会咿呀咿呀地发声了,也慢慢对周围环境以及妈妈的声音有了比较明显的反应。
姚晴天一天二十小时陪着这个贴心的小棉袄,吃得好喝得好,除了孩子出生后头几天掉了些体重,后面基本不降了,维持在一百二十五六斤的模样。
姚晴天也不急,想着她好不容易养出这一身肉,也让她带着过一个暖冬试试,大不了等来年开春再去减。
池塘的鳜鱼,找到买家后,大势捕捞了次,每次都有一千多斤,而后便停了,只每天放十几只大渔网兜在水中,保持一天五十斤的出货量就够了。
加上普通鸡、鹅和禽蛋的收入,养殖场一天进账在五六百左右。
而养殖场花费巨资培育的乌骨鸡和狮头鹅,数量上还没有成规模,为了进一步选育,赵军开始一步步打造专业化养殖厂,并除了像花园饭店这样的老客户会每天限量供应一些,其余大多用在自家卤味店里,不大肆对外贩卖。
十月十一日这天,正巧是周末,姚晴天出月子了,新房子也第一次广开大门宴请宾客,给赵昕悦办满月酒。
姚晴天才出月子,虽然她这个月子养得很好,身体完全恢复了孕前的体能,可赵军也舍不得让她太过操劳,满月酒的席面只让姚晴天拟了菜单,请的是花园饭店的主厨亲自来掌勺。
当初报喜时,赵军说满月酒会大办并派车回村里接孩子外婆,如今他们自己买了一辆大轮,自然更不会食言。
一大早,赵军开着还是崭新的蓝色大轮车来到下湾村,先通知姚家一声,他回上湾村接了赵家人再过来带上他们。
轮车后面车厢里,铁皮车棚围着的边u形侧板凳上,挤一挤坐十个人没问题,并且车厢中间,摆几排小板凳小马扎还能坐十来个。
先上车的赵家人已经把边u形侧板凳上的位置占完了,姚家人只得准备小马扎、小板凳挤坐在中间车厢处。
车头有两个位置,特地留了下来,可以让姚母和做老师的夏小雨坐,所以姚家人也不能抱怨赵军不重视
第(1/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