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八十年代嫁屠户 第89节

第(3/4)节
水域相通,需要的时候把桥洞一堵,就可以把一边水抽到另一边,这样就好捕捞鱼了,就像下湾村窄路尽头的那个河沟一样。

    “蓄水还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初衷,初衷达到了就很难得了。

    至于池塘里的鱼,不用担心。那些江中甚至海里打鱼的人大有人在,他们都有许多办法和经验,等秋天我找专业的人来捕捞鳜鱼。

    你就是当初把池塘一分为二,不说中间门的路迟早会塌陷到水中去,真要抽干半池塘的水,也费油费机器,不划算。”

    赵军骑的摩托车烧油,隔段时间门就得去打两鼓汽油回来备着,那也是一笔不小的花费,好在如今卤味店生意兴隆,他们手上每日的资金流水都是一笔很大的数目,这油烧起来可以不用太过在意,要是以往仅仅在屠宰场工作拿那份死工资,赵军怕是舍不得每天这么骑来骑去的。

    来送礼的一些客人早就送走了,薛青松和林笑笑也该回去了,赵军和姚晴天相携着送他们离开。

    薛青松过来自然是骑着摩托车,林笑笑坐在他身后朝姚晴天挥着手。

    姚晴天也笑着挥手:“这里也是你们家,以后常来。我们可是说好了,七月第一个周末过来啊,到时候不止有满塘荷花别样红,还有我亲手做的荷叶鸡等着你呢。”

    两人依依惜别,好一会,薛青松才催动油门行驶走远了。

    等看不见了身影,姚晴天才在赵军扶着往回走。

    “刚才在池塘那边,我好像看到有小龙虾趴在水草上,我们池塘里有养小龙虾吗?”

    赵军摇摇头:“大概是放小杂鱼时混进来的。”

    池塘当初被他们挖得干净彻底,原有的大小鱼儿都被阳湾乡村民捡走了,挖完后池塘里几乎不可能有鱼虾的痕迹了。

    鳜鱼是肉食性鱼类,去年随便放养了一些小鱼小虾怕是不够它们吃的,所以今年放养鳜鱼苗后半个月,赵军从渔民手上买了些小杂鱼倒进来。

    “小龙虾特别会打洞,不过我们这是池塘,倒也不担心它们到处打洞。

    小龙虾的繁衍能力好像很强,明年会不会平白收获很多小龙虾啊?听说夏天下雨的时候,它们会自发趴在水面的水草上,到时候准备个网兜直接捞就行了……”

    “小龙虾诶,听说是很奇妙的一种美食。”

    并且又是她没吃过的美味。

    赵军笑着刮了刮姚晴天的鼻子:“十足的小吃货,心心念念的永远都是吃的。你今天午睡可还没睡,我现在送你回镇上还是在小木屋里躺一会?”

    姚晴天拍开赵军的手,娇嗔道:“别动我的鼻子,再按都塌了,塌鼻子就不好看了。”

    然后靠在赵军身上,叹了口气:“过了困劲了,也睡不着了。再说我妈还没走呢。”

    那个固执、愚昧的妇人,她永远有一套自己的说辞和思想,姚晴天真的是不想搭理。

    “你又不让我去处理,那让你二嫂去送怎么样?”

    “别吧,你还勉强靠得住,我二嫂对上她,天然的弱势。”

    高兰妹和曾经的她一样,被父母长辈按照他们对女儿家的传统思想教养着长大,高兰妹之所以活得比上辈子的她强,那是因为高兰妹的娘家妈和婆家妈相比而言,比她姚晴天的离谱得少一些,并且姚成军虽然愚孝但是人心不坏。

    “就冲她舍得耗费所以把三个女孩子带出来送到镇上读书,我就不会让她回去在那样的婆母和长嫂手下过活。”

    上辈子姚成军和高兰妹一直在村里种地,陈玉和姚成才卖了窑厂的工作,拿着赵明私下给的钱一家去镇上了,夏小雨跑了,姚成田成了酒鬼,姚父、姚母老了,整个姚家的田地都是夫妻俩种。

    夫妻俩像老黄牛似的一年种二十多亩田地,供着姚家一大家嚼用,风调雨顺的年头还凑合,碰到灾荒年,本都难收回来,在镇上的姚成才和陈玉却从来不管,到了秋收时节就喊姚母送粮食到镇上去。

    农村小学的师资和镇上相比还是有很
第(3/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