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全家穿成年代文对照组后 第30节

第(2/4)节
大的尊重了,也是怕把房主吓跑,万一误认为他是来捣乱的不是来诚心买房的就不好了。

    房主是个年轻男人,闻言反倒是有些高兴,拦腰砍说明是来诚心买房的,那些上来就咬死一两千块钱的人,更像是来捡漏的。

    “同志,买小院附赠全套的家具,里面的家具我们都不搬走,您可以随便看,都是上好的木材,做工也是一流的。而且您既然想买房,肯定也去别的地方看过,像我们这样保存的这么完好干净的四合院不多见,一口价九千五。”

    可以直接拎包入住的四合院,不谈之后的升值潜力,九千五都是值的。

    但值也要讲值,不能被人背地里笑话冤大头。

    “八千吧,就当是交个朋友。”林二少试探道。

    “好,就八千八百块,您这个朋友我交定了。”年轻男子双手拽过买家的手握住,激动的晃了晃。

    半年了,七千以上的价格这是头一次出现。

    八千八和八千就差八百块,行吧,从一万块讲到八千八,整整便宜了一千二,算是比较成功的一次讲价了,如果面前的卖家不表现的这么高兴就更完美了。

    林二少、姜露和林年年最近这两个月在照相馆的分红都存在银行里,但这些不足以支付房款,林二少兑换了一半的美金,拿了年年存钱罐里的钱,还有他和老婆放在家里的存款,这才凑够房款。

    签合同买房过户那一天,林二少带着刘老爷子和强子一起,买家那边也带了人,除了买卖双方,中间拉线牵桥的街道办干部也在。

    先看存折,再签合同,转完一半的款之后,办过户手续,过户手续办完再转剩下那一半的房款。

    谈价三分钟,办手续一整天。

    房子登记写的是三个人的名字,出大头的林年年是第一个,后面是姜露,再后面是林二少。

    晚上六点半,照相馆还没有关门,不光姜父在这儿,姜露和林年年也都在这里等着。

    姜父刚开始对小两口把所有的钱拿出来买房这事儿是不太同意的,因为家里有一套房子,又不是住不开,不带这么霍霍钱的。

    但老连长说的也对,俩孩子手里松,不在买房上霍霍钱,也会在别处霍霍,与其花在别处,还不如拿来买房,房子起码不会跑,降价也不会降到哪里去。

    而且那套房子的确是漂亮又敞亮,又在西城,离结婚照相馆只有四站路,上下班方便,和服装厂家属楼这边距离稍微远点儿。

    姜露激动了一整天了,并非因为这是她们的第一套房产,而是因为这将是她有生以来做过的最成功的一笔投资,哪怕投资占比只有四分之一,但是将近万倍的增值呢,看谁以后还敢说她是笨蛋美人。

    林年年的欢喜是因为新家离她向往的学校很近。

    作者有话说:

    晚安,明天见~

    第43章

    北边的三间正房,中间是客厅,左右两边各一间卧室,因为有两层台阶的缘故,并不适合给姜父住,林二少和姜露住在左侧的卧室,林年年住在右侧的卧室。

    姜父和刘老爷子住东厢房,刚好一人一间,西厢房一间是强子的卧室,一间做为林年年的书房。

    南面的三间房,一间作为杂物间,一间作为浴室,还有一间收拾出来预备给将来的保姆阿姨住。

    规划好之后,林二少才开始往里添置,首先是东厢房需要再添加一张床,客厅需要把原来的红木桌椅撤掉,改换成一整套的沙发和茶几,书房因为是给女儿准备的,所以桌椅也要去木匠那里订做,换成小孩子用的高度……

    添置家具再加上打扫卫生,搬家已经是三月下旬的事情了。

    强子不用说,肯定要跟着他们走,但刘老爷子这儿却是不太愿意。

    “我在这儿住得好好的就不跟过去了,再说这里离照相馆还近一站路呢,我还折腾什么。”

    老姜那是跟着女儿女婿住,强子是过来工作的,还得用三轮车接送老姜,当
第(2/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