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咸鱼德妃小食堂 第36节
第(2/4)节
“好!我过去造办处吩咐多有不便,你便帮我跑个腿,我有一样东西想要他们造。”淑岚心中欢喜,铺了纸,在纸上画起了图纸。
能不能磨出合适的镜片,她心里也没底,想来不能一蹴而就,便没有画下那更接近现代光学显微镜的款式,而是画下门捷列夫最初手磨出的单镜片的版本。
画完,她便将那枚镜片和示意图一同交给了张怀,吩咐道:“你去与那磨镜师傅说,照着这样的做就是了,只有一个要求,能放大得越大越好。”
张怀虽然不知道淑岚要拿这个干嘛用,但每次她都自有自己的道理,也便点点头应了下来。
才过了两日,张怀便带着第一批镜片回来了。
“乌雅贵人,微臣寻了造办处的三个最有经验的老师傅来制镜片,都是前明就在宫里做事的。”张怀一边说,一边从药箱中小心翼翼拿出一个小木匣,抽开盒盖,便可见三枚嵌在铜框中的镜片放在防止磨损的绸缎垫子上。
淑岚点了点头,想来这便是代表了大清这个时代最高水平的制镜水平了。若是这三人也无法实现,再寻别的制镜师,便还不如这三个人。
她摊开一页纸,先是试用了第一枚镜片,不由得有些失望,这枚镜片与普通的放大镜没什么区别,放大倍数不过尔尔。她又拿起第二枚,这个制镜师想来是明白,镜片越凸度越大,便越能起放大的作用,送上来的与其说是镜片,不如说是一个小玻璃球。
淑岚将这铜框箍着的小玻璃球放在纸上笔画,发现放大确实是放大了,但球体内难免有细微的杂质与气泡,如此一来也一并放大了。淑岚看了半天,只觉得模糊得很,极难看清。
“杂质太多了……”淑岚叹息一声。这个时代还没办法做出净度很高的大块玻璃,一旦做成放大镜,杂质也会被数倍放大。
张怀点点头,“是了,那些制镜师也说,宫里从来用不到放大倍数如此之大的镜片,他们也从未制过。”
淑岚点点头,这些制镜师服务于皇室,用着皇室的材料,自然是皇上吩咐做什么就做什么,纵然有极其精湛的手艺,也不能有任何出格的探索,更不会有人去尝试做一枚根本不实用的放大镜片了。
她几乎不抱希望地拿起第三枚镜片,这一枚的镜片做得像针鼻一样大小,可视范围颇为狭窄,但她透过这枚极小的镜片对准那张纸看去,她甚至能看清那宣纸表面的细微,如毛绒一般的结构。
淑岚感觉到心脏一阵狂跳,她缓缓地放下了那枚镜片,生怕碰坏了。
“还是不行吗?”张怀问道。他生怕自己把镜片磨坏了,因此原封不动地把木匣子转交给了淑岚,自己未曾试过。
“这位师傅有没有说过,他是如何制作的?”淑岚强压下心中的兴奋,对张怀问道。
“嗯,微臣在造办处也听师傅们说了几句,这第三位师傅并非直接磨出镜片,而是用融了一块玻璃,滴了一滴小球,再加以打磨。”张怀回忆着答道。“再趁着玻璃尚软,用针搅动尽可能地排出气泡,以提高净度。”
“好,好。”淑岚兴奋地在屋里走来走去,按照这个思路兴许可行。她随即又坐下,开始继续画图,这次画的是更接近于现代显微镜的结构,有置物台,聚光镜,两枚镜片组合的结构,用旋钮来调整距离。
画完,她将这张纸递给了张怀:“你这次,叫造办处的师傅,按照这个做来,等做好了再交给我。”
张怀应下,便接过图纸去了造办处。
过了几日,张怀来报:“微臣将蛾子的透明残翅放在镜下观看,上面的细微翅粉微臣都能看得清清楚楚,真是太惊人了!”
淑岚回道:“挺好,再制作更清晰的来。”
又过了几日,张怀来报:“微臣从身上撕了一块血痂放在镜下观察……虽然听起来有些恶心,但那血痂在镜下如层峦叠嶂的山峰一般巨大,微臣可以看到每一丝细节!微臣几乎要眩晕了!”
淑岚表示赞许的同时又回道:“很不错,但还是不够
第(2/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