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86-90)

第(6/15)节
萧宸一愣:「你还有妹妹?我怎么不知道」

    两人说着话,倒把狸儿晾在了一边。只是她也不生气,反而觉得温馨。把萧宸稍微分享一点给芷卉姐姐,能让她多包容一下自己,这也不差。

    两人说着些话就忘了时间,直到一个僧人过来说:「怀让禅师,监寺大师等你许久,尚在小天竺。」

    萧宸回过神来,于是让秦芷卉和狸儿先去真身殿照看徐盼君,自己就随僧人去院子里。

    只见那张罗挂彩,朱带柳飘,各处花贴,满地红布。

    里里外外上百个僧人走动,端茶置凳,院子里摆满了红桌,上面放着馒头鸡蛋,青菜和酒杯。

    待萧宸至,教他先穿了新郎衣服,又说了些许礼俗,萧宸听了之后便暗记在心。

    惠安道:「寺里僧人都已尽知,今日你早些安睡,给你整晚时间将那公主渡化,其他事物先放一边,只要将她渡了,便是大功告成。」

    萧宸点点头,回了房,把桌子上的茶喝了,愣坐一会,随即伏在桌子上睡了。

    那惠安见院子准备都齐了,于是谓众僧曰:「尔等披红挂彩,敲锣打鼓,去山下走一遭,把喜事都说于百姓听,可谓美差。」

    寺里难得热闹,此言一出众人皆喜,个个争先,把个红纱缕衣披在身上,吹奏喜乐,击鼓喊婚,长长一排出发了。

    寺里僧人平时粗活做惯,又是下山,趁着兴奋,健步如飞,很快就到了山脚。

    这百十号僧人分为五队,各自出发,逢人便道喜,发婚糖,唱祝词。

    「今日山有喜,遣吾来告民。公主越千年,身着宝翟衣。新娘是何人?要嫁何处去?媒人又在哪?父母何出命?此事乃是缘,不消汝思虑,先吃此颗糖,待吾告知你:本是李旦女,许做萧宸妻,长老亲开口,佛祖亦默许。后世续前尘,千年不忘情,不求万年福,却只争朝夕。」

    这寺里从来不曾有过这番喜庆,把居民们都看得呆滞。都认得是山上的众僧,却不敢相信这么大的阵仗是给新人唱喜。

    这歌声越传越广,把个过路的行人,等车的司机,乘客听得默念在心。

    那舔着冰淇淋的小孩,拉着父母的手也哼唱,那做生意的店主闻得是寺里僧人的声音,也放声吆喝了起来。那下班的市民,散步的老人都放在嘴中哼咛,整座城市都笼在喜庆当中。

    他们都上网去查询那个叫李旦之女,可惜皇帝女儿众多,不知道是哪个。好在有人查询到怀让禅师,在网上发帖称:今日黄梅县大街小巷说得那个新郎,俗名叫萧宸,曾与凉国公主如此如此

    众人都明白了典故,以为是寺里给两人圆名。

    于是一众心疼李?,又敬佩怀让,于是随声庆贺,互相道喜,把这美谈传遍,搞得邻县都知道了。

    黄梅县政府也知道了此事,认为是五祖寺弘扬人文精神,宣扬社会安定,期望人间幸福美满。

    于是跟风喝彩,紧急让各处交警处置好各路的交通,宣传此事,一下午整县人尽皆知,上至县长,下至儿童,无一不唱:不求万年福,却只争朝夕。

    做完了这一切,僧人们陆续回山上,倒有许多市民给跟着他们,要去一探究竟。

    众人回了小天竺,见每桌都站着几个武僧,手里提壶。

    「诸位请坐,可吃些斋食,含了喜糖,也算见了新人的面,吃了新人的席。」

    众人陆续入座,整整十八桌都未得坐下,还有少许人站着。

    惠安谓众人曰:「寺里禁酒,此酒只备与新人。今日特供清茶将诸公,以代为酒,若喝此茶,如喝了新人的酒,亦是见证。」

    于是武僧高举长壶,将众人面前的茶杯灌满,众人喝了,互相道喜,随即皆飘然而去。各自与相伴之人交谈,羡慕之意流于面目,欣然神往。

    此事完毕,又教众人去备烟火,把那酒食端了房里,见萧宸熟睡不敢轻动,蹑手蹑脚,然后带上门,都离去了。

    第八十八章:青青子衿

第(6/15)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