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1-4章(纯爱、母子、复仇、悬疑、商战、都市)

第(10/16)节


    脑海中又浮现出年轻人的样子,阳光俊朗,身材高大,气质非凡,简直和年轻时的丈夫一模一样。

    是的,他一定是自己的亲生儿子,顾菀清念叨着。

    中塘村,距离顾菀清的种植园大约四五百米,人口一千出头。但大多年轻人和主要劳动力都在城里工作,村里常住人口也就五百多。

    正是因为村民大多放弃了以庄家种植为生,才纷纷把土地集体租给顾菀清,让她建起一个占地五十多亩的种植园。除了土地租让租金,一些留守的村民还时不时到种植园打零工,多一比额外收入。村民大多淳朴,加上顾菀清为人谦和,又擅于交流,给租金和工资还不低,大家对她印象良好,尊敬有加。

    中塘村,村西口,一家老旧的红砖房与周围几家的新式洋房形成鲜明对比。那是村里又名的贫困户,寡妇陈舒芸家。

    院子里,干干净净,几只鸡在西边的土沟里刨虫。

    秋日的正午,阳光正好,温暖宜人。

    一个披着头发,盖着毯子的女人躺在轮椅上,身上盖着快红色薄毯。与红毯形成强烈对比,乌黑秀发下掩盖的女人面色苍白,神色虚弱。那一双无力但清亮的眸子眺望着种植园的方向,时不时因为眼球干燥而眨眼。那里似乎有她最在意的人。

    轮椅旁边是一张有些年头的旧木桌,上面有一个水晶茶壶,里面泡着浓郁清香的茉莉花茶。水晶茶壶旁边摆放着五个白瓷杯。

    随着一辆黑色电瓶车使劲院子,一个不到二十,肤色偏黑,看起来精瘦有力,双眼清澈的年轻人拿着一瓶蜂蜜朝门走过来,轮椅上的女人一改之前病怏怏的状态,突然支起身子,面露笑容。

    「小书,回来了。」陈舒云说,「妈已经蒸好饭,你你把豆腐和猪肉炒一炒。」

    陈舒芸面露愧,儿子在种植园忙活了一上午,她却只能坐在轮椅上,最多做用电饭锅蒸饭的简单事,连菜都要儿子回家来做给她吃。

    年轻人是名叫韩安铭,是陈舒芸刚满十九岁的儿子。显然他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没有因为母亲没有做好饭菜而表示任何不满。走到木桌旁,到了一杯茉莉花茶,咕咚咕咚,一饮而尽。一杯解不了渴,韩明书又倒了一杯。

    「妈,喝茶。」韩安铭端起一杯茶递给陈舒芸,眼神中满是温柔。

    陈舒芸接过儿子递来的茶,小口品酌,低着头,清瘦的脸被浓密的秀发遮掩,似乎不敢与儿子对视。

    恰恰相反,俯视着母亲的韩安铭见她小女人般羞涩的模样,嘴角不禁勾起笑意。

    主动接过母亲手里的茶杯,放在木桌上,韩书明走进厨房,从冰箱里拿出一块豆腐和一块猪肉洗干净,熟练地切成快,然后起锅烧油。很快,香味就飘到门外陈舒芸的鼻子里。

    「妈,吃饭了。」韩安铭走到母亲身边,把轮椅推进家里。

    刚把母亲推进屋里,他就迫不及待地关上门,转身掀开覆盖在母亲身上的薄毯,一手拦住她的后背,一手勾起她的腿弯处,整个人抱起来,放到一张软椅上。

    陈舒芸也适应了儿子这过于亲密的举动,没有出言阻止,只是苍白的面容微微泛起潮红。

    夹了块青椒炒肉塞进嘴里,又扒拉了一口白米饭,韩安铭没嚼几下就咽进肚子。

    看到儿子饥肠辘辘的样子,陈舒芸心疼不已,他本该在城里上大学,和年轻漂亮的女孩子们谈恋爱,却因为这个贫穷的家庭,还有她瘫痪的身子拖累,年纪轻轻就扛起生存的重担。

    为了她,为了在读高中的两个女儿,长子韩安铭主动休学,在家里照顾她。

    听到儿子的决定时,她坚决反对,心中又自责不已。可不管她是责骂,还是劝导,甚至是哀求,儿子都无动于衷。

    这一年来,儿子一边打工挣钱,一边无微不至地照顾瘫痪多病她,是整个中塘村人人称赞的大孝子,道德楷模。

    可外人谁会知道,这个勤勤恳恳,寡言少语的少年,竟然多次一次在关上门的时候,
第(10/16)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