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9-17)

第(9/13)节
典美人,十年来举聘求亲的媒人数不胜数,年年都有十几桩人家,不是王公贵族就是出将入相的才子,只是不知怎的她一直不肯答应,似乎十年前紫薇仙子飞升令她大受震撼,所以不愿出入泥尘,这十年来她一直都在准备这回的玄女选举。

    刘正卿将皇帝下旨的意思说与母亲与姐姐听,只听得母亲说已经知晓,也正是他的姐姐刘紫萱告诉她的。

    原来刘紫萱对此事十分上心,早派人在长安等候消息,腊月十四皇帝下旨地方张贴告示,京城里已经闹得沸沸扬扬,所以她也早于弟弟就知道了。

    「此番你姐姐要选玄女乃是我们家最大的事,你要好生用心,你姐姐为此事韬光养晦已经十年,志在必得,切勿轻慢。」

    刘正卿俯首道:「来年季春三月十五,自当由孩儿亲自领姐姐往赴京师,母亲放心。」

    刘母笑着点了点头,一夜的咳嗽虽然让她身体不适,但儿女孝顺令她感到心安不少,适才服了药,这时又困困欲睡了,趁着母亲还有醒意,刘正卿将自己要去广寒宫的意思说了出来。

    刘母既不反对也不赞成,询问女儿的意见,刘紫萱只是淡淡地说:「若你执意要去,向我与巧灵问好,顺便代我问声,近年可曾见过姓谢的小子。」

    刘正卿知道她说的是谁,于是记下了,刘母叹了声气,给儿子整理了衣领袖口,慈祥道:「北地寒冷,要多穿棉衣外戴风帽,早去早回,不可意气用事,早些回来过年。」

    「孩儿记下了」

    「去吧」

    刘正卿俯首拜之,然后出门,刘紫萱银牙咬了咬粉唇,赶出来时微微蹙眉,从乌黑的头发里抽出一根蓝色的发簪,递给了刘正卿道:「若见得巧灵,将这发簪交与她,她若不收,你就地折碎,无需带还与我。」

    说罢转身而去,不等刘正卿反应,她眼中竟闪出泪花,连忙玉指擦拭去,不叫母亲看见。

    有才人阅后书叹诗言:三年中思绪飘飞,深闺里红颜娇美;明玄女凛若秋霜,暗思君芳心已许。

    刘正卿面色凝重,收好发簪暗记在心,出了大府来到军营,早有兵士排列站好,冷风中昂首挺胸,面有正色,众人皆庄重之姿,忽然听得身后传来一声高呼:「拜见雍州少主!」

    那声音铿锵有力,令人身躯一震,忽然五百将士一同呐喊拜见雍州少主,响彻天地。

    第十五章、兵发天水

    刘正卿回头一看,只见一个身穿铠甲的男子伏在地上,此人名叫孙文台,乃是他的至交好友,因平叛南蛮子有功被时任雍州府下破虏将军,孙文台身高八尺,容貌甚伟,器宇轩昂,文武全才,他与刘正卿在雍州人称双郎,可谓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

    刘正卿翩翩儒雅,而孙文台却更多血性,二人从少年时就是佳音。

    据说当年刘正卿携家奴围山打猎,追逐麋鹿时不甚走失了方向,而孙文台乃是富家子弟,喜好孤身一人进山探险,两人就麋鹿一时起了冲突,一说是自己射伤,一说是自己捕捉,二人争执不下就起了争斗,然而两人不相上下,至下午斗至黄昏。

    当家仆们找到刘正卿时,他正与孙文台角力,家仆仗着人多欺压住孙文台,孙文台大叫不服,于是刘正卿让家奴们放开他,再与他角力,直至两人精疲力尽。

    之后刘正卿十分欣赏此人,以战袍相赠,孙文台血性足却也见儒将风采,欣然也以长袍赠予,此后两人成莫逆之交,无话不谈。

    刘正卿想起往事,轻笑着让他起身,两人说笑仿若兄弟,刘正卿闻着他身上气味笑道:「你昨晚碰了女人罢。」

    破虏将军尴尬一笑,满脸的不好意思,刘正卿爽朗一笑:「那慕容家的二小姐就这么迷人么,把我这堂堂大将军迷得神魂颠倒了。」

    孙文台闻言只得嘿嘿直笑,装傻充愣,这时闻得一声中气十足的豪迈笑声。

    「哈哈哈老夫早听得雍州人言:文客请,刘正卿,武友来,孙文台,二位果真少年郎!」

    二人回首一看
第(9/1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