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九百零四章 圣人出

第(2/3)节
的命吗!

    更何况这种小事,还用得着张希孟出手吗?

    “李先生,咱准备了这个!”

    说着,朱元璋冲着手下人使了个眼色,很快侍卫就捧来了一个红木盒子,展开之后,里面有一方金印。

    朱元璋示意李善长拿过去瞧瞧。

    老李把金印接在手里,仔细辨认,上面有几个字,清晰可见:明征西大将军印!

    李善长一怔,朱元璋笑道:“咱准备下旨,以蓝玉为征西大将军,总督西路兵马,节制诸军事。李先生以为如何?”

    李善长无言以对,征西大将军啊,这可是继冠军侯之后,又一大神器,蓝玉这家伙不可能不上钩。

    哪知道老朱又补充道:“光是一个征西大将军还是差了点意思,再给他加个河中都护府大都督!”

    双重保险了,这回不愁蓝玉不玩命!

    加上老朱的重用,下面诸将肯定都乖乖听话,此战的胜算直线攀升。

    哪怕不用张希孟督兵,也差不了太多。

    李善长只能老实了,啥也别想了,还是老老实实回家吧!

    可就在这时候,张希孟突然笑了,“主公,你给蓝玉征西大将军,加上河中大都督,臣没法赏赐什么,不如送他一首词吧!”

    “词?”朱元璋一怔,他还是知道的,张希孟确实会填词写诗,只不过这么多年,他没怎么写过,老朱还以为他已经忘了!

    “对了,咱想起来,当年蓝玉还说过,他立下大功,得了冠军侯,就想向张先生求一首词。怎么,先生打算让蓝玉得偿所愿?”

    张希孟点了点头,“他们为国征战,华夏有日月,大明换新天。将士们居功至伟,臣也该不吝笔墨才是。”

    朱元璋大喜,“哈哈哈,有先生的这首词,再也不会有意外了……快点动笔吧,让咱瞧瞧!”

    张希孟没有说别的,只是取来纸笔,先写了一个序,随即将词作录上,最后再以火漆封好,交给了钦差,跟老朱的圣旨金印,一并送去西域,交给蓝玉。

    李善长在旁边看着,老李是唉声叹气,又让他装到了,老夫不想再看他这张讨厌的面孔了。

    李善长断然辞行,告别了朱元璋,返回了家乡。

    回家之后的老李,基本上没什么事情,开始撰写自己的回忆录。

    跟张希孟打了这么多年交道,老李也诡诈如狐,自己写什么,张希孟肯定会审核……既然如此,老夫就把回忆录分成几个部分。

    我先夸你,你只要让我发了,等到了后面,你不让我发,就可以利用报纸,向张太师施压!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咱们俩就看看谁更厉害!

    这老李还真是斗志昂扬,恐怖如斯。

    当然了,张希孟暂时还没心思跟他周旋,送走了出征大军之后,他们在山海关外,立下石碑,记录此次出征事宜。

    着重提出不论女真,蒙古,皆是华夏子民,共同为国出力,殊堪嘉奖。

    又勉励其余百姓,以将士为榜样,效忠大明,陛下不吝赏赐。

    随即朝廷就派遣出一批农业专家,协助种植土豆,另外又派来一批医生,还有探矿的高手,寻找辽东大地的宝贝。

    朱元璋很明白降旨,一旦发现大矿,要给予当地百姓三成的分红。

    务必要改善民生,兴办教育。

    这一番表态,算是彻底安抚住了辽东。

    大的方略已经定下来了,剩下的就是时间了。

    发展当地经济,积累财富,大兴教化。

    或许在二三十年之后,会有一个女真进士,到了那时候,辽东也和西南差不多了。

    张希孟和老朱稍作停留,就向西进发,他们准备到西安瞧瞧,看看关中之地。

    “先生,咱记得贾先生的遗表就说,要想治理黄河,必须治理关中。”朱元璋沉吟道:“当初咱还想过迁都关中,到了今天,咱也瞧瞧关中,到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