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早安!三国打工人 第641节

第(2/3)节
持秩序,只负责喝酒。

    院子里的熊孩子越来越多,开始吱哇乱叫时,高顺走进来,看到了吕布,过去很肃然地行了个礼。

    吕布抬眼看看,见他今日未着戎装,便递他一杯酒。

    两个人坐下来,慢慢地对饮时,又有人登门了。

    这回是陈衷,带着几个兄弟子侄来拜访她。

    那几个下邳陈氏的年轻人身上还穿着素服,脸上已经有了喜色,问起来便是新举了孝廉,茂才,雄心勃勃,准备跟着刘使君好好地大干一场。

    一行人里,除了陈衷脸色平淡些外,只有跟在他们后面的少年始终没有露出笑脸。

    “大郎。”她喊了一声。

    这几个喜气洋洋前来道喜的人忽然静了一下,只留那少年吃惊地看着她,“大将军识得小子?”

    “你大父为我师,你父为我兄,”她说,“我怎么不识得你?”

    陈肃的眼睛里忽然蓄满了泪水,他有些慌张,但又连忙镇定下来,好好地向她行了一礼。

    少年的目光跟着她的手指,看向书架上一卷卷竹册。

    “这些书不知道你有没有,原都是你父亲留给我,要我好好做学问用的,可惜我不曾用心于此,愧对了他,我令仆役将这些书册都装车送去你家,好不好?”

    在那些几乎称得上艳羡的目光中,她停下来,又想了想,“现下我不打仗了,不在下邳,便在青州,离你不远,若是有叔伯对你不好,你来找我,我替你出气,好不好?”

    ……少年的感动脸就突然变成了一张囧脸,看看她,又看看旁边那群艳羡脸秒变苦瓜脸的叔伯。

    “多谢大将军,”他说,“他们都待我很好。”

    在送走了这群人后,大将军陷入了沉思之中。

    直到司马懿问她好几遍,才将她心中的疑惑问出来。

    “这孩子,”她说,“该怎么个仕途?”

    司马懿看看诸葛亮,田豫看看太史慈,张辽看看高顺。

    “首先要有人教,其次要有人举。”田豫说。

    教就是收他为弟子,举就是将来举荐他做官。

    “我不太会教徒弟,”她说,“但我到时候可以举荐他为官。”

    田豫就闭嘴了。

    她看看这群人,心中很疑惑。

    “我来举荐,不妥吗?”她问道,“那我请主公来举荐行吗?”

    田豫的脸忽然绿了一下。

    诸葛亮看看司马懿。

    “也不行吗?”她有点慌,“那让小皇帝举荐可以吗?他很会做人的,怎么举荐人,他肯定明——”

    几双手一起举起来,企图捂住她的嘴。

    “大将军何至于此啊!”

    “不用,不用,”张辽说,“举荐一个陈家大郎,不须如此!”

    无论是教还是举,最好是找个学问好,名声也不错的。

    她的名声还行,但学问很马虎——虽说也拿了文凭吧,奈何这里的人不认。

    于是一群人围在一起,开始认认真真替这孩子谋划一个老师。

    张辽太史慈行吗?

    张辽太史慈摇摇头,“我等不过粗通文墨,如何为人师?”

    这两位不行。

    田豫行吗?

    田豫笑眯眯摇头,“我这些年亦荒废了学问,只顾庶务。”

    大主簿也不行。

    左右再看看,廊下曹植追着阿草跑过去了。

    曹植行吗?

    ……曹植还得几年。

    她又看向吕布和高顺,高顺有点发愣,但没吭声。

    吕布倒是挺直了腰杆,像是想说点什么。

    ……她赶紧把目光又挪开了。

    拜吕布为老师,这个多少有点超出她对陈肃的期望了。

    第601章

    最后还能在她面前理直气壮敢称一句读书人的,也就司马懿和诸葛亮。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