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早安!三国打工人 第130节

第(2/3)节
    但是塞了胡桃还怎么答话!主公又不在这里!

    “今日去我家,是刘使君的谋划,而不是你自己愿意登门的,是也不是?”

    ……这怎么回答?

    她又伸手摸了摸袖子里的胡桃。

    李二小心地捧了茶进来,暂时解救了她。

    陈珪喝过茶后,摆了摆手,“你这孩子虽然很不会说话,但心性倒好。当面求人,不现阿谀之色;被拒以后,也没有怨愤之气。”

    “这也没什么,”她小心地说道,“陈公当面拒绝我,是磊落之人,总比那班当面交好,背后使坏的人强多了。”

    捧着茶碗的陈珪看着她发呆。

    又过了几秒,老人家终于又把话题艰难扯回来了。

    “若说平日,你这样的孩子,我便认作故旧子侄,也不为难,”陈珪说道,“不过此乱世也,我究竟和什么样的人打交道,我总得清楚明白些。”

    她赶紧坐得端端正正,准备听题。

    “你既非徐州人,何故去国千里,跟着刘豫州一路至此呢?”

    她想了一会儿。

    “我在雒阳住了一岁,又在长安住了二载,”她说,“关中没有人保护百姓。

    “我自长安一路向东,也不曾见过谁保护百姓。

    “前不久南下广陵,见过那等阀阅世家,人人都只顾自家,不顾黔首死活。”

    夕阳扫了进来,落在她的身边,将她周身染上一层火般燃烧的光。

    “我不是那等矢志封侯拜相,名留青史的人,我觉得当平民也不错,”她说,“但我想要一个海晏河清,黔首也可安居,不为人所践踏的世界。

    “我想刘使君也许能重整秩序,再立江山。”她慎重地想了想,然后很自然地将这句话说完,“所以我要助他一臂之力。”

    陈珪摸了摸胡子,不知道在想什么。

    她小心地伸手去拿茶碗,刚准备喝时,陈珪又发问了。

    ……她赶紧再把茶碗放下。

    “徐州上下皆知你屡立战功,刘使君招兵买马,麾下已不下万数,你既为重将,为何却只有这些兵卒?”

    ……当然是因为她不讨人喜欢,所以招不来那种又强壮又忠心又聪明又勇敢的人啦!

    “我非韩信,”她最后还是这么说道,“纵使千军万马,韩信亦能如臂使指,我却不能。”

    老头儿又摸摸胡子,环视一圈屋子,最后落在她身上。

    “我听说你追笮融,缴获了金山银海,怎么自奉如此简薄?”陈珪问道,“你若是悭吝之人,为何又将十车金银赠与故友还债?”

    她挠挠头。

    “金银之物饥不足食,寒不足穿,拿来接济朋友不是正对吗?况且我也没有亏待自己,我身上的衣服没有补丁,每天的饭食里有肉,这就够了啊。”

    老头儿又摸摸胡子,这次终于点头了。

    “小郎君虽出身寒微,德行却可立于天地间,”他说道,“纵使孔孟复生,你也配立于门墙之下,广陵那班势利之徒不足挂齿!休放在心上!”

    之前亲耳听见广陵士人在她离城后如何奚落她,心里的那点委屈和气愤,此时突然就卷上来了。

    但还没等她倾诉一番,陈珪又招招手,喊她近前。

    “只要行事磊落,胸怀天下,年轻人言语冒失些也没什么。”老头儿拍了拍她的肩膀,“不过你要是怕开口冒失太过,得罪了谁,我教你个法子,你在袖子里塞一枚胡桃……”

    数日之后便是吉日。

    古人加冠与取字都要在宗祠进行,陆悬鱼是没有那种东西的,因此开的是下邳陈氏的宗祠,考虑到她原名“悬鱼”,陈珪给她新取的名为“廉”,字“辞玉”,用的是“子罕辞玉”的典故。

    但她改了名字之后,竟然没什么改名的感觉。

    归根结底还是“名”这东西别人不能直呼,因此多半喊“字”或“号”,于是大家还是喜欢喊她“悬鱼兄”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