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早安!三国打工人 第48节

第(2/3)节
头大汗,“这钱虽说看着小了点儿,却货真价实是董太师铸的!”

    “胡说八道,谁要你这破钱!”

    两个人推来让去不肯收的那一把钱掉落在地上,洒在尘土里,顾客连看也不看,伸手将一包糖丢了回去。

    “将钱还我!”

    于是苦着脸的小贩将那一小块银子还了顾客,收拾收拾地上的钱,重新回了小棚子里。

    她走上前去,招呼了一声小贩,“给我来两斤饴糖。”

    小贩手脚麻利地拿了饴糖出来称了称,见她摸出了钱袋,突然伸出手去拦了她一把。

    “郎君可是要付钱?”

    “自然,”她莫名其妙,“难道我在你这里买饴糖是不要钱的?”

    “郎君要付的是什么钱?”

    “……这什么话,五铢钱啊。”

    小贩一脸心有余悸,“郎君可否先取给我看?”

    东汉的最低货币单位是五铢钱,但市场上也流通剪边五铢钱,简单说就是一文钱掰成两半花,于是就变成了三铢钱和二铢钱,甚至还有一铢钱,也不知道谁这么心灵手巧,铜币都能整出这么多花样。

    但付给她钱的是都亭侯府,因此给的都是标准五铢钱,拿出去购买力半点问题都没有,连称重都不需要称的。

    果然小贩拿了她几枚钱仔细看过之后,一脸庆幸,“如此还好,如此还好。”

    “……那不好的什么样啊?”

    “郎君不知,董太师下令,铸了许多小钱出来……”

    小贩伸出手去,给她看了两枚被上一个客人丢在地上的小钱。

    ……她来到汉朝有一段时间了,还真没见过给钱铸成q字形状的五铢钱。

    而且钱币既无内外廓,正反面也看不清“五铢”二字,拿在手里掂量一下,与剪边剪成一株钱的铜钱差不多轻重。

    “这是五铢钱?”她又掂量了一下,有点不敢置信。

    “这是五铢钱。”小贩很肯定地说,“我们这儿也就罢了,有府吏去东市买粮米时,亦用这般新铸小钱,据说第一日还惹出不少纷乱呢。”

    ……当然会惹出乱子啊!拿一铢当五铢用,这还是五铢钱吗?这特么是法币吧?她想,这眼见着不就要通货膨胀了?

    第49章

    虽然这个时代的通货膨胀什么样,陆悬鱼没见过,但是历史课上民国时通货膨胀会有何种境况,她大概还是知道的。

    首先一点就是……钱不值钱了。

    家里还有几千钱,赶紧都翻出来,沉甸甸地拿到市廛上,只换得五石粟米……正好二百斤。这还是看她用的是雒阳带来的五铢钱,清晰端正没剪边,方才能卖这个价格。

    她扛着二百斤粟米回家的时候,正在那里拿着粪叉努力晒马粪的三郎跟她招呼了一声。

    “郎君又不在家中开伙,为何买这许多米回来?”

    她想了一下,“说来话长,嫂子可在?”

    “家母正织布,”三郎有点惊奇,“郎君欲叙话?我去请家母来?”

    “这话叙起来有点费力……”她想了想,“你也赶紧将家中的银钱换了粮米吧。”

    三郎大吃一惊,“此正青黄不接之时,为何要现在买米?竟还要尽倾家财?”

    “太师铸了小钱,拿一铢当五铢用呢!”

    她终于费力地将院门打开,粮食堆进了屋里,三郎还在院子里发呆,没想明白一铢当五铢用有什么后果。

    不管知不知道有什么后果,她都得同左邻右舍讲清楚了。

    银钱不值钱之后,紧接着就会物价飞涨,最后倒退回易物换物的时代,本身有田地囤粮米,能自给自足的地主豪强不必担心,但这些刚刚来到雒阳,立足未稳的小市民则前景堪忧。

    为了能够在这一次的风波中熬过去,还是得赶紧囤积过冬的物资才行。

    除了粮食外,油盐也要备好。自家有园子,因而蔬菜暂时能自给自足,再买些豆子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