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再见承泽
第(2/3)节
听到崔奕枢这样说,崔凝心下一慌,尴尬低头。
怎么办,该不会真要如约吻他吧?
马车驶过桥墩之后,在游云道观外停了下来。
“崔公子、杜夫人,我们到了。”外头传来马夫的声音。
下了马车之后,崔凝与崔奕枢先后戴上斗笠,遮去大半面貌。
马夫是一名健壮男子,年约二十上下,眼神清亮,一双浓眉大眼特别好看。
“在下严慎,于此行负责二位安危,还请等会入内不要随意出声,按照我的指示行事。”
过山门,入中庭,进大殿,所有举动都与周遭的香客没有两样。
此处算是郊区一个小道观,香火虽称不上鼎盛,却总有三三两两农人打扮的香客在殿内上香问事。
原来这里护农最为灵验,诸多农人都会来道观上香祈求庄稼壮大无灾,虽然香油不多,可也存了四十年。
严慎带着崔家兄妹随意求了支签后,就拿着签诗到解签处。一名道士打扮的男人见是严慎,低声与他谈了几句,严慎眉头皱起,但最后还是点了头。
那名道士对着崔家兄妹行礼之后,做了个“随我来”的手势。
严慎似乎并没有要一起同行,但也眼神示意二人跟他走。
三人走到后山柴房处,看见有间茅草小庵,外头有人正看守。
那道士指了指摆放柴火以及摆放油瓮的两座推车,对兄妹道:“一会儿你们一人推柴,一人推油,随我先到柴房里。”
油瓮那车较重,由崔奕枢去推,但柴火也不轻,崔凝推得有些吃力。
那道士领着二人将物资推往柴房前,同守门人打了声招呼,亲切说道:“施主,斋饭已经备好,还请差人往厨房去取,今日有汤,最好还是两个人去为好。”
二人应了声谢以后就离开了。
但道士依然将崔家兄妹领到了柴房,柴房内为防雨雪,窗户做得老高,只有阳光晒得进来,看不见外头景象。
把东西都推进门之后,道士连忙道:“虽然守在外头只有两人,但实则四周都是武官,千万别闹出太大动静。”
那道士走到角落,取开在茅草之中被掩着的一道半人高小门,说道:“一过去就能见到你们想见的人,但是切记,过去时要压低身子,不能让窗外看见,外头守着的人一回来,你们就得立刻返回柴房,懂了么?”
崔奕枢与崔凝纷纷点头。
于是道士转身开始将两台车上繁重的物资卸下,而崔奕枢则轻轻搬开了小门,领着崔凝二人趴着爬过了那扇门。
一进到相连的小屋,他们就看见轮椅上坐着的熟悉身影,正背对着他们,坐在窗旁看书。
崔奕枢先低身爬了过去,崔凝紧随哥哥身后。
就在此时,案上灯台掉落在地,笔直地往兄妹这方向滚来。
而轮椅转过,易承泽生满胡渣,憔悴不少的脸就落入二人眼中。
只见他自己缓缓以手推着轮子行来,弯腰捡起了烛台,抬手把烛台丢回案上,自己却没再回去,而是转了个方向继续看书。
“你们不能再往前了,会被外头看见。”易承泽侧身挡住兄妹二人的身影,让他们能坐在地上不至于一直趴着。
他更挪动轮椅,让窗外的视线恰好能看见轮椅的一角,以及自己正拿着书的手。
“承泽,到底发生什么事?”崔奕枢低声问道:“为什么在天牢里有人对女眷用刑?又为什么皇上要将你关在此处?”
易承泽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只问了一句:“我妻子可还活着?”
崔奕枢顿了一下,神情犹豫。
易承泽的眼神黯然,原就憔悴的脸色更显灰败,问道:“活着的有谁?”
“承渊往北,女眷往西南,我在流放的第二日曾在驿站替她们打点,但那时……就只剩下妍凌与修仁了。”
“你妻子……”崔奕枢似是不忍,却依旧沉声说道:“她在出城时小产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