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父子归家
第(2/3)节
勤政殿传出来的声响比外头的雷鸣还要大,还要可怕。
在雷声交织的殿门外,不少人都听见了,里头传来撕心裂肺的吼声,叫着故去皇后的名字,是咬牙切齿的怒吼。
外头的风云变色鼓动山川,宫内天子的雷霆之怒致使人心惶惶。
崔浩让人押至勤政殿时雷雨已停。
被关入牢中数日,他蓬头垢面,却仍尽力正衣冠以觐天子。为官数十载,即便是被贬官流放的那几年,他也向来体面。
但令他惊讶的是,踏入殿中的第一眼,就看见里头的一切都比他狼狈百倍。
满殿狼籍无人收拾,珍贵墨宝全都毁在地上,先皇亲自猎来的虎皮让刀一口划下,从中裂了一半,只剩钉在上方的虎掌以皮相连,其下毛皮全摇摇欲坠。
而内侍都还在一旁伏跪,他们伏在地上的手因体力不支而不断发抖,可每个人都死死抑到指节泛白发青也不敢失仪。人人皆知,今日若有差错,会死。
“罪臣崔浩,叩见皇上。”
坐在龙椅上的帝王,眼中布满血丝,抬眼看了崔浩。
“崔卿,朕的崔卿,朕的吏部尚书。”皇上的声音像是喝醉了酒一般,模糊而朦胧,却带着令人寒毛直竖的冷意。
“罪臣在。”
“罪臣?”皇帝笑了,“你何罪之有啊?”
“罪臣崔浩于百官前莽撞失仪,令天子震怒,损朝中和气。”
“那都是朕的错。”皇帝轻声道,“是朕不问案情便囚了易家满门,以及你父子三人。”
崔浩低头不语。
“可她易振理,身为大燕皇后,却自戕而亡!她连为我们的儿子辩驳一句都没有!那可是我们的嫡长子!三岁就位居东宫的太子!”
听闻此消息,崔浩愕然抬头,看见圣上眼中的一片空洞。
“皇后……皇后娘娘她……”他双唇颤抖,连带声音也不稳。
“崔卿,若朕告诉你,朕无意杀皇后,无意杀太子,无意灭易家满门,你可信?”皇上坐在龙椅上,烛光映着他的侧脸,照出了侧边的几根白发。
皇帝脸上还依稀看得见当年魏王的轮廓,可却没了魏王登基那时的意气风发。
“臣信。皇上圣明,断不会滥杀无辜。”
“可东宫与仁明殿没有一句辩解就服了毒,你说,他们是不是都在逼朕?”皇帝冷笑,“就连你也是。”
“臣不敢。”崔浩头叩地,在接受太子与皇后已死的事实后,嗓音慢慢恢复平稳。
到底是官至六部之首的吏部尚书,见惯风浪,瞬间就明白了皇后与太子为何而死。
“左相为保你们父子三人清白,率百官在宫外长跪不起,就连今日的雷雨也浇不灭他们的忠义之心。”皇帝笑了笑,“崔卿,你果然是桃李满天下,在朝中声望过人。怪不得,吏部尚书一职,这么多年以来,朕总想不到第二人来坐。”
“左相与百官,为的不是区区崔浩,而是陛下。臣亦恳求陛下,以大燕为重,尚须考虑易家才为大燕夺得西南大捷,莫失民心。”
“你是个明白人,朕也不瞎不聋。”皇帝垂眸,“易循景的遗孤,朕曾立誓不负他爹娘牺牲,会留他一命,与妇孺一并判处流刑。”
“陛下英明。”崔浩叩首。
“朕记得……易循景之子,原与你那掌上明珠定有婚约。”
崔浩闻言,心中一沉。
“朕的雍王,今年已二十二,是到了该迎娶正妃的年纪。”
“陛下,”崔浩的头重重叩地,发出厚实声响,“小女崔凝年幼任性,不懂礼数,断不可高攀皇子! ”
“能配得上皇后之侄的女子,又怎会配不上皇子?”皇帝笑了笑,“或者……”
“晋王,也还能再添个侧妃。”
皇帝此言相当直白。
说得如同晋王的侧妃比雍王的正妃还尊贵得多,在太子已死的情况下,背后道理不言而喻。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