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33章一起用晚膳

第(1/3)节
    何昭昭全然病好时,正是七月半,崇帝忙着祭拜宗庙先祖事宜,原本冷清的后廷各宫,变得更为冷清。

    宫中是不许私自祭奠亡灵的,要是查出一人,便是重重责罚。因而香火纸钱余余,不过宗庙才能烧,何昭昭也免了祭拜林栖言与外祖们的心思。

    拾翠居院子里有一棵桂花树,如今珍珠样的小花簇开了一些,隐隐有淡淡暗香。何昭昭写了三根祈福的红丝绦,上面都是些祝福的好话,两条代表早去的外祖,一根便是她的娘亲。

    何昭昭把这三根红绦系在桂花树的枝桠上,风一吹来便随风荡得恣意,也算是一种远离亲眷的怀念。

    虽然不能祭祖,但十五那一日是可以到水边放河灯的。宫内有一条卫河,与宫外相通,大多放河灯都是在此卫河之上,让河灯从宫内流传于宫外,也算将思念从宫内寄托到宫外,教后宫里无数被红墙幽闭的人有一丝安慰。

    系上红绦后,何昭昭携了三盏灯前往卫河沿岸。卫河之岸位于承明桥之后,承明一岸为前朝,一岸为后宫,而卫河则静静流淌在其下。

    何昭昭到了卫河岸前,岸前聚集的人并不算多,零零散散,然而能放灯的也只是宫中的主子,那些宫女太监是决计不能私自放灯的。

    位低的几个妃嫔给何昭昭见安,寒暄几句后兀自放灯。风微在随行的提灯上用细木取了一豆火,而后点燃了河灯的烛芯,三盏灯便全亮了,火光熠熠又温热。

    好在今夜的风并不算大,放河灯也不会立马被吹灭了火。何昭昭一一将河灯放在卫河上,挽了一只手的宽大袖摆,轻轻地将河灯后的水向远处推去,好让河灯飘得更远。

    这三盏河灯都是莲花形貌,用颜料涂了粉红,便更似出水莲花。

    河灯渐渐飘远,何昭昭站至岸边,朝着河灯飘离的方向,双手合十,默念祈祷,暗暗祝福先祖于黄泉之下安泰顺遂。

    这几日病中闲思,原先许多纷杂的、繁乱的思绪在平静的修养时光中被磨平、被沉淀,如骤起波澜的湖最终在无风无动下变成一块通透的圆镜,映射出她想要的、她舍弃的、她想给自己留下的等等种种念想,便清晰了未来要走的路。

    除了那些祝福话,她与先人们道了声平安,此后深宫墙院,每年怀念。

    河灯渐飘渐远,如三盏落于凡尘的点点星子,一直越过承明桥,等到她们众人都瞧不见。

    “今日十五,不宜在外过久,主子咱们回吧。”风微出言提醒她。

    何昭昭睁开了眼,眼睛浸了些水。

    后几日,周鸿又来了拾翠居一趟,眯着眼笑意很盛。当时何昭昭在桂花树下摘桂花。左手捧着一个青瓷碗,踮着脚去够垂枝上馥郁芬芳的小簇桂花。

    她望向周鸿时,桂枝遮了半边秀雅的面庞,唯独露出两只秋水凝波的眼眸最为动人。

    周鸿大约知道为什么崇帝这样惦念她,不为别的,单为这双眼睛,都是值得的。

    何昭昭将枝头上的桂花折下来,又露出半截嫩生生的藕臂,在碧绿的枝叶间就更显得白皙。

    “陛下又有吩咐么?”她绕出桂花树下,将手中盛满桂花的青瓷碗放在雨细手中,在寒露备好的水盆里净手。

    “今夜陛下请您到三清殿侍寝。”他也不过多铺垫,直截了当地把目的说清楚,既不显得谄媚奉承,也不显得冷冰刻薄。

    然而精打细算起来,若是何昭昭没了这一病,只恐崇帝再临幸的次数要更多一些。论及后宫众位妃嫔,大抵没人能比得上,然而崇帝多喜欢藏着掖着,哪怕这种情爱事也要顾虑三思。

    何昭昭也觉得崇帝与以前不大相同,她不再是初入宫时被人耻笑不曾被帝王临幸的才人,被帝王临幸频频。但她到底不愿深思,帝王想要什么、想做什么,他自然有所考虑,她们这些嫔妃猜不透,也无须去猜,做好自己便是。

    何昭昭知晓后,让寒露打发几粒金豆子送周鸿回去。然而正巧快到晚膳时,周鸿又跑了拾翠居一趟,步子走得急,喘得上气
第(1/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