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榜下捉婿,我捉到皇帝了 第2节

第(2/3)节
乎是从平江府来。”

    那吴侬软语的腔调再不会错。

    顿时,窗边就跟烧沸的热水一样。

    在这锅沸水之外,角落离码头较远的窗前也站有两人。

    这两人身穿相同黑衣,其中一人身量颇高,另一人虽矮却壮实,面上都戴黑色的铁制面具,将面容完完全全地遮了去,茶楼中与他们一样打扮的还有四五人,这也是清和县特有的风景,众人早已见怪不怪。

    毕竟镖师是踩在刀尖上赚银子,行走江湖,仇人众多,这也是为了保护各位镖师。

    除非人死,否则在外,镖师的面具从不摘下。

    这两人同样看着码头边的船队,只是他们很安静。

    瞧见有一对华贵的夫妇被簇拥着下船,再上轿子离开,矮壮那人才用极低的声音说:“能叫清和县这个二愣子知县不顾闲话也要去请的人,又是从平江府而来,恐怕是平江余家,据闻这二愣子早年与余老爷是同窗,两人关系亲近,也多亏余老爷资助才能进京考学。”

    他身边的人,不置可否,不言一语。

    “殿下,若想顺利回京,恐怕少不得要在余家身上做一做文章。”

    身边之人依旧沉默,他在看那艘船。

    窗边的“菡萏”不时随风盛开,隐约还有栀子花香被揉进风中传来,有道托腮的慵懒影子落在竹制窗帘上,似乎影子也觉得极为没趣。

    忽地,那影子转过脸。

    隔着那道竹帘,两人仿佛遥遥“对视”。

    影子“看”了会儿,无趣地收回视线,拿起茶盏喝茶。

    他拿起窗边放凉了的稍显苦涩的茶水,也啜了口。

    作者有话要说:

    开新文啦,这篇超甜,希望宝子们看得开心~

    第2章倒霉孩子

    也是他喝茶的功夫。

    那小窗中忽地扔出个小竹筒,竹筒上吊着绳子,一寸寸地往下放,竹筒落至水面时,抓住绳子的手与手腕也出现在窗外。

    一截天水碧色的衣袖,衬得手腕雪白。

    竹筒渐渐沉进水中,有个簪着碧绿玉簪的小脑袋也冒出窗户,他一心一意盯着水面,倒是瞧不见面庞,只见他手腕用力,竹筒摇摇晃晃地装了大半的水。

    窗户在船的末尾,恰好是个死角,也就只有角落里的他们俩瞧见个侧面。

    眼看他要把竹筒再拉回去时,窗内传来着急的声音:“少爷!让小的来!您小心落水!”

    那小脑袋倏地收回,似是被人给拉回去的,多亏他们俩习武,耳力极佳,远远地还能听到他不满嘀咕:“河里有水妖不成?!我不过弄点水养栀子花罢了!”

    “哎呀!少爷!您没瞧见码头有人在洗衣服呢,这水会把花给养死的!”

    “……真的假的?!快倒掉快倒掉!”

    那竹筒果然被扔了出来,渐渐往岸边飘来。

    窗边很快也就没了动静。

    赵酀放下茶盏,嘴角扯了扯,同样是极低的声音:“余家小姐?”

    身边的人,是他亲信邓容,笑了笑,倒是认真说道:“余老爷名余安和,行事向来高调,即便我甚少打听平江府事,也知道余家仅有一子,名为余心乐,并无女儿,此子同样很高调,性情张扬,在江南很有名声,很受追捧。”

    赵酀不再多言。

    邓容却知,这代表他们殿下已经在思考这件事。

    他索性又继续道:“殿下有所不知,余安和的妻子,是程文祥的大孙女。”

    赵酀眼露一分兴味:“程文祥为何会将孙女嫁与一介商贾。”

    这倒不是赵酀瞧不上商贾,相反本朝商人的地位已是高上许多,本朝开国时极为艰难,若不是开放盐引,经由这些商人四处奔波,又如何充实国库?

    偏偏有些人就爱自诩清高,自己没本事,还爱瞧不上这些真正做了实事的。

    例如程文祥。

    程文祥是礼部尚书,是朝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