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发家致富 第171节
第(2/3)节
这次却不行,因为这次夸他的人,是从小把林逸秋拉扯长大的养父母。他赶紧把买的东北特产还有刘家村食品厂的糕点一一拿出来。
“哎呦,你来就来了,怎么还带那么多东西呢!”
“都是我们村食品厂的特产,不值什么钱。”
林逸秋在一旁偷笑地看着局促的刘季年,丝毫没有上前帮忙的意思,刘季年只能无奈应对。
众人开始说说笑笑,气氛逐渐热闹起来。
张秀芳趁热打铁招呼道:“你们奔波了一路肯定累坏了,都别站着了,大家坐下说话。”
林常来找了一张折叠桌,又去邻居家再借了几把椅子。
林冬妮把带来的大包小包一一拆开放在桌上,竟然是一桌热乎乎的菜。
“这鸡娘都快煨了三天了,小哥要是再不回来,汤都要烧干了!”
林冬妮的童言稚语引得林家一大家子哈哈大笑。
眼看气氛缓和,林逸秋跟张东山介绍说:“这是爸妈,这是大哥大嫂侄女,这是二姐,这是小妹,还有……还有一个三姐。”
林逸秋暗忖:“少了个林夏妮,看来她还是没有搬回来。”
林父林母既期盼又紧张地再次看向张东山。
这次张东山克服了心理压力,毫无负担地喊了出来:
“爸、妈——”
“大哥、大嫂——”
“二姐——”
“小妹——”
林父林母欣慰地热泪盈眶,连连说:“好好好,回来就好。”
张秀芳生怕张东山误会,赶紧对他解释:“你三姐她、她暂时不在我们身边,不是故意不来见你的。总之,你能回来,妈真的、真的……”
林逸秋轻柔地拍着她的背安抚,张秀芳转而握住心疼道:“你的手也太冷了。你们这一路上冻坏了吧,大海,赶紧把炉子拿进来,再去泡三个热水袋。”
林逸海得到指令就要去做,林逸秋连忙把他拦住:“都别忙活了,大家赶紧吃饭吧,菜都要凉了。”
餐桌上,张东山第一次知道了当年的真相。
“是娘对不住你,当年要是我没有睡着,要是我努力多找几个街道,你可能就不会丢了……”
“这些年,我常常梦见那天的事情,我努力地追你找你,可是总是抓不住你……”
这一次张东山的安慰脱口而出:“妈,一切都过去了。”
有了张东山的鼓励,张秀芳开始努力回忆当年的情形:“当年周家惹了大麻烦,家里的佣人走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几个做事也心不在焉。逸秋身子骨弱,夜里总是啼哭不止,我一个人昼夜颠倒地照看你们两个……那天下午逸秋睡着了,我把他放在院子里晒太阳,自己靠着廊柱眯了一会儿,我让其他人看住你的,却忘记你已经会走路了……我也没想到,就打了个盹的功夫,你就不见了。”
“我发了疯地到处找你,可是周家附近都是非富即贵的人家,那时风声紧,家家户户大门紧闭,一个目击证人都没有。我绕过一个又一个巷子,却始终没有找到你……”
林家人沉默了,他们从年前得知小弟不是亲生的到现在,还是第一次听到当事人口述当年的实情。
林常来难以想象这些年妻子承受了多大的痛楚和折磨,还要把自己伪装成没事人一样操持着整个家,而粗神经的他始终没有察觉。
林逸秋赶紧劝道:“妈,这不能怪你啊,谁能想到治安那么好的周宅附近还能有人贩子啊?”
张东山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是啊,是我自己偷跑出去玩的,怎么能怪您呢?”
“不,你们不懂,如果那时候我再谨慎一点,你就不会丢了……”
林常来上前紧紧握住妻子的手,张秀芳从丈夫的眼里看见了歉意和鼓励,丝毫没有埋怨,她心里一热,才有了继续说下去的勇气:
“我去京城警察局报警,可人微言轻,始终没有警察料理这桩案件,一直到我回来以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