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风不偷月 第4节
第(2/3)节
看着注明“楚识琛”的号码,出事后楚家给的,随手一存互没联络过。
如今楚识琛变成一个被格式化的脑残,能发来什么正常内容?
他点开短信,楚识琛竟然发来了两句诗——
雾里千船暗,灯明夹岸燃。
征程犹未已,还策祖生鞭。
项明章读了一遍,前半阙的景象暗喻那一晚的事故,后半阙抒发当下心境,挫败不足惧,要继续扬鞭启程。
表面来看好像态度不错。
可暗含的机锋……这两句诗的作者,不到三十岁便沉湎酒色而亡,死后写给他的挽词,正是项明章在病床边借用的那一句。
原来楚识琛不仅听见了,也听懂了。
发这两句诗给他,聪明且文明,既不卑不亢地回应了事故,又不褒不贬地回敬了他那一晚的讥讽。
这倒让项明章出乎意料。
秘书还等着:“楚家那边……”
“替我答复,”项明章改了主意,“周末我会准时到的。”
作者有话要说:
【大同行】钱庄中经营资本较多的,一般大于6万银元
诗作者张仪坡(清)
第4章
周六早晨,花园洒过水,草坪提前请人来修剪过。
楚太太为这顿饭忙里忙外,挑选好餐具,围着长桌布置了一个多钟头。
这段时间楚家的确怠慢了,邀请项明章吃顿饭,算是摆出个态度来。另外请了李藏秋和亦思另外几名高管,感谢他们这阵子的操劳。
再说,项樾以后是亦思的大股东,正式接触之前,提供这个机会让双方交际一下,总没坏处。
楚太太对自己的安排很满意,纠结完烛台用金色的还是银色的,她抓紧时间去化妆弄头发,顺便问:“小琛起床没有啊?”
“早就起了。”唐姨在插花,悄声说,“出院回来好怪的,天天六点钟起床看书,昨天你猜他在读什么?《经济法》!”
楚太太吓到:“他不会又要犯事吧?”
唐姨赶紧“呸呸呸”:“往好处想,也许改邪归正了呢。”
二楼客房,沈若臻合上厚重的法律书,时间差不多了,他起身去浴室泡了个澡。
这些天,唐姨和秀姐照顾得很精细,每天问许多遍“要不要吃”或者“要不要喝”,沈若臻是个口腹欲很轻的人,总是摆摆手,其他事情也尽量不麻烦别人。
唯一一次请求是为了衣服,在旧时,每个月初三裁缝到沈公馆量尺寸,衣服制好再送上门,从不需要沈若臻操心。
他在纸上写下身体的尺寸,交给唐姨,拜托她找裁缝订做几套西装。
唐姨看着分门别类的一页数据,说:“哦呦,这么详细啊。”
沈若臻不知道当今的制衣店是什么光景,便全部写好,五维三长一宽,不同的布料软硬、薄厚不同,做出来尺寸也有差,一定要正合适才好看。
唐姨对照着纸上的身高,上下打量他,说:“我那天就觉得你长高了一点,以为只是变挺拔的缘故,原来真的高了三厘米啊。”
沈若臻从容道:“看来我虚报骗过你了。”
“就会唬人,”唐姨笑笑,“还要什么,我出门一并办了,这房间太素,你看有没有要添的?”
沈若臻要了一只小香炉,他喜欢睡觉时燃香助眠,别的就是要书。
泡完澡趁头发半干,沈若臻将发丝轻轻归拢整齐,熨烫完的衣服挂了一夜,他摘下来一件一件穿好。
扣上最后一粒纽扣,沈若臻立在镜子前,抬手摸上胸前的西装口袋,里面是空的,他忘记怀表已经丢了。
行李箱中的抗币和行长的火漆公印,自然也丢了,沉没于大海难以追寻。
沈若臻闭上双目,头颅一寸寸低下去,对他来说最重要的几样东西都没有了。
这时,楚太太在楼下唤了一声“小琛”。
沈若臻一颤,睁眼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