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第248节
第(2/4)节
及不上乃兄神色间的震动。
吕惠卿万万没想到,明远只是一介布衣,竟得天子传召。
然而他们也都不知道,明远没有把话说全:天子召见的,是整个军器监“火器”项目的参与人员,不止是他一个。
这件事还要从蔡京面见天子之事说起。
蔡京在天子赵顼心中的印象相当不错——此人一旦得官,便反复向朝中上书,请求为家乡除水患,修建木兰陂;待到朝廷首肯之后,此人在极短的时间内便完成了筹款与选址等一干事务,木兰陂工程得以顺利开工。
在短时间内能将诸多繁难事务一一办成,充分证明了蔡京肯定是个“能吏”。
此外,蔡京还有钱塘观潮时救护百姓、组建水军、狙击海寇以保海路畅通等诸多功绩。
但天子最想看的,还是火炮的功效。
因此蔡京面见天子时,曾别出心裁地呈上了一座水上“立体舆图”,以透明玻璃制成的水缸,展现出岸边和海上的地形,又做了无数小型的战船、商船和海寇船只的模型,放置于水面,以为天子演示“真正的水战”。
当然,这些主意都不是蔡京自己的,水上“立体舆图”是明远借给他的,用以试验确定木兰陂的最佳选址;而各种船只的模型就放在杭州的海事茶馆中,蔡京一见,便统统学了来,于是才有了向天子呈现海战的这一套器具。
蔡京这一整套“新颖”的呈现方式,的确令天子赞许有加,但是,对于大宋天子而言,东南沿海的海寇并不是什么大事,相反,西北二虏一直为祸中原,尤其是西夏,真正是甩不脱的心腹之患。
因此天子更想要陆战,想要考察火炮应用在陆战之上的效果。
蔡京当堂打了包票,表示经过水军这一年多来的操练,火炮的安全性早已验证无疑。当年文彦博立力阻天子亲临观摩火炮演练,那点理由已经不存在了。
此刻蔡京自荐在南御苑为天子演武,以展示火炮的使用。
赵顼欣然应允。
谁知,在蔡京上崇政殿奏对,用立体舆图向天子演示过海战之后,此次前往两浙路观摩水军的走马承受童贯,也向天子赵顼密奏,军器监南方作坊,不仅仅研制出了火炮,还发明了火铳。
火铳可供单兵使用,能由步骑兵随身携带,适合进攻;然而在水军远距离海战时用处甚小。所以蔡京的水军里并未配备火铳。
蔡京上表请功的时候,也从未提到过火铳。
这下可好,童贯一句话带出了军器监的其他功绩。天子当即下诏,除了组建水军有功的钱塘尉蔡京以外,另外召见两浙路巡视沈括、军器监南方作坊主事众人一起上京,并与军器监丞贺铸一道入对。
严格来说,明远是军器监南方作坊的“编外人员”,并不在天子召见的范围内。但是沈括接到旨意时,得到了天子口谕,希望明远能一并上京,见上一见。
而这时,明远已经“送考”,与秦观他们一道上京去了。沈括一直到了汴京城,才找到机会将这个消息通知明远。
此刻见了吕惠卿,对方好奇他为什么提前上京了,于是明远便随口找了这么个理由搪塞过去。
吕惠卿神色倏忽之间变了两三次,应当也是没想到明远竟能有这样的能量,能上达天听。他为了“安置”明远所做的一切安排,看来都实现不了了。
然而事实上明远也未全想好:赵顼想要见他,他是不见呢,还是不见呢?
第233章亿万贯
蔡京在南御苑的演武场里,时时感到郁闷与不甘。
适才他带着手下几名水军精锐,在官家面前演练火炮的发射,这些火炮发出的砲弹,都至少打出了八百步的好成绩。
只是南御苑里比不了水上。
蔡京的战船在水上演武时,一发砲弹飞出,能够激起高达数丈的水花,蔚为壮观。可是现在在南御苑里,飞出的炮弹只能腾起烟柱尘土……数百步之外,官家都不知看得清看不清。
第(2/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