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第198节
第(2/3)节
“就是竹管的这个形态,吴匠作不妨量了尺寸绘制一幅新的结构图出来。竹管的长度、口径等等,可以参考之前的参数表。”
明远迅速地分配任务。
“另外,吴匠作再考虑一下,如果我们要制出能够将‘霹雳砲车’所用的那种规模的砲弹,也用这种方式远远地发射出去,需要多大口径的炮,又需要多少火药用量。”
宗泽与种师中都没有见过“霹雳砲车”,对那砲弹的大小完全没有概念。
但是吴坚彻底震惊了,睁圆双眼,半晌才问:“真……真的能行吗?”
明远指着宗泽手中的竹管笑道:“原理都是一样的,你能制出‘竹火筒’,就能做出火炮。”
吴坚顿时眼亮了,似乎心里笃定了一些,然后立即低头思考。
最终,他向明远提出了一个问题。
“明顾问……试制‘火炮’,我们能不能先使用圆木来试验……而不是铜铁?”
明远惊讶不已。
他没想到吴坚竟然会提出这样一个建议?
凭空想象一下,如果能够找到质地坚硬的硬木,将内部挖空,然后钻上一道小孔,用来放置引线,再填上药,装上砲弹……
确实已经是一门滑膛炮的雏形了。
“可以!”
明远果断点头。
“只是要注意安全,试验人员所有护具都要佩戴整齐,必须退至安全线以后……”
一开始用圆木代替铜铸炮,确实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等到试验出合理参数之后,再铸造铁炮钢炮也不迟。
于是计划就这样定下。
军器监的火器研究从此拥有了两个具体方向——
一是轻便易携,能够一人携带使用的“铳”类火器;
一是射程较远,威力巨大,需要靠车马运输的大型火器。
当晚,明远带着两个孩子在北高峰下借宿。三人睡在一间屋子里,明远听见两个小孩兴奋得根本睡不着,小声议论,直到半夜。
已经不知有多晚了,宗泽突然冒出一句:“若是有了火炮……那些在海上为非作歹的海寇,就再也不怕了吧?”
明远本来已经有些困意,昏昏沉沉地正要睡去,听见这一句,忽然又睁开眼睛——
前两日,“海事茶馆”那里确实听人提起了海寇的消息,似乎有一两条船只受了害,全船的人都被活活抛入海中,船和货物都被抢去……
是呀,若是船上能够配备火炮,那就再也不会为海寇的事担惊受怕了吧。
将来他做起海事保险的生意,也不会因为海寇而赔得回不了本。
但是他隐隐约约地又觉得不大对,似乎有什么重大的障碍拦在这个愿景跟前。
但是这一天来照顾两个熊孩子令他实在是精疲力尽,明远在想明白这个“障碍”之前,先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第181章千万贯
秋风乍起,沈括一行缓缓南下,抵达杭州。
这次他除了奉旨巡视两浙农田水利之外,还秘密地受了判军器监南方作坊的任命。
因为军器监南方作坊正在研发的火器项目属于皇家内府出资,军器监承办。因此沈括自觉与官家也搭上了一些关系,多少有些受宠若惊,因此也下决心要在这里一展所长,令自己多年所学能够学以致用。
谁知沈括到了北高峰下的军器监作坊,却发现,这里的火器研发进展远比自己想象得要快。
竹铳与木炮,都已经做出实物来了,而且试验数据积累了一大堆。
而且擅长铸铜铸铁的匠人也已到位,正准备铸造铜铳铁炮。
沈括:怎么感觉很快我就无用武之地了?
最令他惊讶的是,当初承印他各种书籍与文稿的“刻印社”东家明远,竟然是这军器监南方作坊的正式“顾问”,有资格过问军器监中的研发项目与试验。
“明……明顾问……”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