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第176节
第(3/3)节
个匣子,哪怕做得再精美也不过再加上区区几贯而已。
这一笔,好像赚大了。
达伊尔正忙忙碌碌地将那柄大马士革钢刀包起来的时候,明远又在店内发现了什么——
他抱着一本手抄在深色纸张上的书册,激动得双手微微发颤。
夏塞里奥好奇地凑过去,待看清了书页的封面,他好奇地问:“明兄,您难道也认得大食的文字?”
明远摇摇头:“不认得。”
“但认得上面的图形——”
深色的纸张上用带着铜锈颜色的墨水绘制着各种图形。
“如果我猜得不错的话,这应该是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
“《几何原本》?”
夏塞里奥似乎对这个译名不太确定,在明远对他说了几声“欧几里得”之后,终于恍然大悟。
“原来是他呀!”
第160章千万贯
达伊尔对于明远的表现并不太理解。而那本书,也只是往来大食与中华之间的海商无意中带来的。达伊尔对算学不感兴趣,即便是放在他店铺里的书册,他也懒得去翻,也没有听懂明远口中的那个“欧·叽里咕噜·德”究竟是什么人。
但是夏塞里奥却从明远口中听懂了欧几里得的名字:“明兄,你是说……尤奇立德的……几何……基础1……”
他挣扎着想用汉话来表达,说到一半放弃了,该用西洋话,叽里咕噜地说了一通。明远听得茫然不知所以。
但明远猜想,他们应当是对上暗号了。
这个夏塞里奥,看起来并不是个单纯的商业经纪人那么简单。
不过他也曾经听说过,历史上不少从欧洲出发,前往海外探索的,多半是受过教育的才学之士,他们多半掌握着一定天文、星象和航海知识,因此也对其背后的几何学原理有所认识。
眼前头发乱糟糟、胡子拉渣的夏塞里奥,没准就是这么一个斜杠青年……中年。
如果能够和他合作,把这《几何原本》翻译出来,就是比明代利玛窦与徐光启提前了五百多年。
五百多年啊……
这提醒了明远,他突然意识到,不仅仅是《几何原本》,应该还有更多。
在这个时空里他身处公元11世纪。从公元8世纪开始,阿拉伯的阿拔斯王朝开展了一项轰轰烈烈的“百年翻译运动”,将大量古希腊、罗马、波斯等国的学术典籍翻译为阿拉伯语。
后来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国家因为文本失传,还不得不向阿拉伯人取经,把这些典籍重新从阿拉伯文翻译回拉丁文。
第(3/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