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第146节
第(2/3)节
明远感到寒意侵袭,终于还是抵不住,将史尚留下的皮草围在身上,又请1127变幻成手炉。他自己抱着手炉,站在望火楼的大窗跟前,不再借助望远镜,而是仅凭自己的双眼,凝望着眼前的汴京城。
天上的浓云遮蔽了星月,然而地上的辉煌灯火却仿佛将天上群星全都拉至地面上。
这地面上的星河,却又是一刻不停歇地流动着的。人们手提灯笼,在街道上缓缓行走,不时停下来观赏表演,遇见熟人又要互致问候。
这一幕仿佛画卷,在明远面前完整地展开。
耳畔,是四面八方传来的说话声、嬉笑声、喝彩声、中间还交杂着小贩贩卖货物、招呼关扑的吆喝声;远处,悠扬的丝竹声随风传来,宛若从天际传下的仙乐。
也不知过了多久,正北方向的宣德楼,悬挂起一枚靓丽的红纱灯球。明远听史尚说过,这意味着很快官家赵顼御驾就要返回大内休息——
正在这时,明远手中的手炉轻轻一动。
1127的声音在明远耳边响起:“亲爱的宿主,您会希望时间停留在这里吗?”
明远已完全沉浸于眼前的盛景之中,闻言莞尔一笑:“为什么这么问?”
1127突然开始撒娇:“亲爱的宿主,您说说看嘛!”
此刻明远确实心潮澎湃,此刻他见证的,的确超乎了他的想象,让他短短一两个时辰内见证了世所罕有的繁华。
况且这份繁华里,他也做了小小的一点点贡献。
于是他面露微笑,向被灯火映亮的汴京夜空伸出双手,模仿着某个著名人物的口吻——
“停下来吧!你如此美丽!4”
“现在我怀着崇高幸福的预感,享受这至高无上的瞬间!”
就在他开口的那一瞬间,远处宣德楼外忽然响起用力挥动鞭子的响声。
紧接着,宣德楼前诸多灯山彩楼,上下灯烛不下数十万盏,竟然同时于明远眼前熄灭。
一时间万籁俱寂。
唯有风声在耳边响起。
一切宛若永夜。
第133章千万贯
在宣德门前灯火熄灭的一瞬间,整个汴京城,仿佛进入永夜。
在那短短片刻里,万籁俱寂。
空中却传来持续不断簌簌的声响——是下雪了。
雪落下的声音一直被欢乐着的喧嚣所掩盖,从未被听见。而早先地面上那璨若星河的灯火,也直接遮蔽了雪落的痕迹。
直到此刻,风卷着雪花吹进望火楼,明远脸上轻轻一凉,仿佛在他面颊上印下泪滴。
那瞬间熄灭的成千上万灯火,在明远眼前与心中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一时间他竟不由自主地往后退了一步,“砰”的一声倒撞在身后的交椅上,不由自主地坐下,抱着头,喃喃地道:“怎会如此?”
怎会如此——
在他最是心醉神迷的那一刻,所有的浮世繁华,像是在一瞬间尽数灰飞烟灭。
这种巨大的落差令他一时间失魂落魄,竟不知该如何面对。
事实上,没过多久,除了宣德楼以外,街面上的灯火都在慢慢恢复。
原本停泊在大内跟前的富贵人家车马,此时全部掉头向南,往大相国寺的方向而去。
上元节庆典的下半场,将在大相国寺一带举行。寺内的九子母殿及东西塔院,届时将竞陈灯烛,光彩争华,通晓达旦。城中其它寺院,则同时开放万姓烧香。
寻常汴京百姓,此刻也重新点亮了灯笼,言笑晏晏,拖家带口地一起前往。
明远耳边,笑语声重新响起。
然而风雪的行迹却无法再掩饰——“火杨梅”纷纷熄灭,人们点上火把和不易熄灭的“气死风”灯笼,也纷纷穿上能够遮风避雪的衣物,或是缩进自家的车驾里。
而明远心中笼罩着的寒意,正越来越浓重。
这是为什么?
为什么每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