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第141节

第(2/3)节
”,甚至皇后和个别权臣都拥有自己的“斡鲁朵”1。

    换句话说,“斡鲁朵”就是辽主为了自己的安全组建的禁卫队,斡鲁朵中的每个战士,都是千挑万选而出的,精锐中的精锐。

    当他们对上普通的汴京百姓,只要一个眼神,一声冷哼,自然能将从没有上过战阵的普通人吓坏。

    但也有对辽人完全不在乎的。

    “管他呢?不过区区几个辽人,汴京城里这么多兵将,禁中有那么多班直护卫,怕他来?咱们照样玩乐咱们的!”

    “就是啊,大辽乃是大宋的兄弟之邦。使臣来到汴京城里,想必也是来修好的。”

    这种言论马上引起了另一边的反驳。

    “拜托……有点骨气行不行?”

    “兄弟之邦?你们见过兄长每年给兄弟送上五十万银绢的吗?”

    “是啊……除了那五十万银绢,辽人照样每年在边界上‘打草谷’。世上真有这样的友邻吗?”

    “对了,后日初三,咱们早一点去南御苑,去占个好位置等着,我大宋的好儿郎,绝不能输给辽人!”

    明远还不太明白正月初三和南御苑是什么关系,问了史尚才知道。

    原来每年正月初三,官家按惯例都要邀请辽国使臣前往南御苑去比赛射箭。今年也是一样。

    按说宋辽两国邀使,向对方展示射术,这是重要的外交礼节,原本不该让太多百姓围观。

    但据史尚说,汴京城百姓都异常关心这场射箭的胜负,就算是南御苑周围有禁军值守,不许有人旁观,但还是会有些机灵人会事先爬到南御苑周围的大树上,在那里等着看。南御苑外,也会有人专门等消息送出来。

    “若是我皇宋的箭手射中箭靶,树上爬着的那些市井小儿就会赶紧把消息送出。到时候箭手们离开南御苑,会被百姓们夹道相送,届时是人山人海,堪比进士们跨马游街。”

    史尚向明远解释了整个流程。

    明远凭空想象了一下:有点想看!

    于是他问史尚,那南御苑附近,可有“閤子”一类的地方。

    史尚顿时苦了脸:“明郎君,您这可真的是难为我了。”

    他号称“百事通”,能为明远在汴京任何一家正店、任何一家瓦子中留座,但是也做不到,能够在皇家御苑里,给明远留出一个舒舒服服观看外交仪式的地点。

    明远想了一下,也觉得自己有些强人所难。

    “无妨,那就在南御苑外找一座干净的脚店,先歇一会儿,等着南御苑传消息便是。”

    “郎君,好的——”

    史尚顿时浑身轻松:明远一旦改了要求,这个任务对他来说就太容易了。

    于是,正月初三那天,明远便舒舒服服地候在一家脚店里,等候南御苑传出来的消息。

    然而消息送到的时候,脚店里人人傻眼。

    明远吃惊地问:“什么?辽人竟然向……本朝士大夫挑战箭术?”

    怎么会有这种事?

    要知道,朝廷为了不在辽国使臣面前落了下乘,必定是精挑细选了箭术精强的禁军或者是殿前班直。

    箭术是这个时代最基本的武艺之一,大宋朝就算是再“积贫”“积弱”,不堪一战,军中善射的人还是很多的。

    结果人家不干,人家要挑士大夫做对手。

    辽人这是,柿子非要捡软的捏吗?

    南御苑里,官家赵顼的脸色铁青。

    辽国那名副使刚才炎炎大言,直说大辽之所以能百战百胜,是因为大辽国君能身先士卒,又因为阵中决策之人自身武艺就从不输于麾下众将。

    升任参知政事没多久的王珪出面反驳,却被那名年轻的副使用言语僵住,逼着宋人承认民风不够勇武,士大夫就算是能领兵,也绝对做不到像辽人一样身先士卒,武艺更是不必提了——在这南御苑中,就没有任何一个文官士大夫,能够张弓,射中箭靶的。

    最后那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