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第132节

第(3/3)节
远心里有一个声音正在兴奋地大喊:

    ——打起来!

    明远手中的几项产业,都是一面世便独领风骚,独孤求败。市面上基本上没有对手能与他竞争。

    但是现在,老天爷终于给他送来一个对手!

    还有比这更令人兴奋的事吗?

    想到这里,明远不露声色,先抬起头问管着蜂窝煤“分厂”的杨管事:“老杨,你怎么看这事?”

    杨管事思索了片刻,面带羞惭地对明远拱手道:“郎君,有件事小人需与郎君说分明。前些日子,有两名伙计在作坊招工时来了山阳镇,干了两天,就悄么声地不辞而别,只拿了预支的一点工钱。”

    “小人问了其他工匠,都说这俩伙计不安分,问东问西的,恐怕是,恐怕是……”

    商业间谍!

    明远在心里替杨管事补足。

    在这个商业法规并不完善的时代,“竞业禁止”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闻所未闻。派个工匠,假扮伙计,到对手作坊里打探消息,这再正常不过了。

    “杨管事,这不怪你。”

    明远微笑着回应:“最多你以后不要给新人预支太过工钱就是了。”

    杨管事听得心里一松,和史尚一起呵呵地笑了起来。

    “再说,咱们那蜂窝煤真正的‘机密’,这两个伙计也还没轻易打听到不是?”

    杨管事直到这时才露出神神秘秘的诡笑,重重点头。

    山阳镇上的炭厂出产的蜂窝煤,可不只是煤粉和黄泥混合,其中还会加入一些易于引火的成分。这些是只有高级技术人员才会知道的内情。

    明远:很好,看来大家身上都有点儿“腹黑”属性。

    然而,史尚和杨管事的此刻自信,在高家的炭行大张旗鼓推出“新品”蜂窝煤的时候,很快被打击了个精光。

    高家炭行出产的蜂窝煤,是真的便宜,便宜到杨管事怎么都不能理解——

    明远的蜂窝煤厂,哪怕是一分钱不赚,也没法儿把价格压得那么便宜。

    而且高家利用财力上的优势,在刻印行印制了大量的仿单,甚至还加印了《汴梁日报》奉送,在汴京城形成了铺天盖地的宣传优势。

    顿时,“蜂窝煤”这个崭新的名字一两日内就在整个汴京城内人尽皆知。

    高家炭行门前拍起了长队,人人都为能买到这种“新品”为荣。
第(3/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