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第130节

第(2/3)节
瑟缩寒意。

    明远便道:“元泽兄既然到了,就陪小弟多坐一会儿,品一品小弟新得的上品茶吧!”

    王雱微笑应好。

    明远便命人将盛有山泉水的镣炉取来,自己则到屋角,将火炉上的一枚铜皮盖子打开。

    他探头看了看火炉里面,自言自语道:“要重新点火了。”

    明远转身找了找,在身边不远处的多宝格上取了一枚方形的小匣子,在里面取了一枚细细长长的木签,将木签的一头在匣子上一划——

    只听“嚓”的一声,明远手中的木签顶端腾起一团橙黄色耀眼的火焰。

    王雱一下子睁大了眼,连声问:“这是‘发烛’?”

    明远点了点头:“算是吧!”

    但王雱好奇不减,起身走到明远身边。

    王雱当然见过发烛。他年轻时喜欢夜里攻书,甚至有时候在床榻上想到什么喜欢的词句也要马上爬起身记下来。

    所以他对发烛一点儿也不陌生。

    发烛就是比较容易引火的小柴火,点燃时也照样需要火刀火石。

    哪像明远手中的小木签,轻轻一划擦,便能点燃如此明亮的一小簇火焰。

    王雱来到明远身边,眼看着他抽出火炉的炉膛,露出炉膛里摆放着的一块黑色石炭。这块石炭呈圆形,表面有竖排排列均匀的圆孔。

    明远只是将那点着了的木签随手丢进炉膛里,然后取了旁边一把印有古怪大食数字的团扇朝炉膛闪了闪,那火炉里的石炭立即腾起明亮的橙蓝色火焰,竟已被点着了。

    王雱在一旁惊讶地“咦”了一声,应该是没想到明远家花厅中生起火炉竟这么容易。他身周已经感受到一阵暖意,适才花厅中那点寒意已经完全被驱散了。

    可是火炉被点起,多少还是生出了一些烟气。

    明远眼疾手快,在王雱被烟气呛到,发出咳嗽声之前,将炉膛推回火炉中,转手扣上炉膛的盖子。

    袅袅的青烟顿时通过炉膛上方一枚黄铜制成的烟道,被送出室外。

    这时仆从将镣炉递进来,明远接过,直接顿在了火炉上。

    王雱旁观,这才注意到花厅里的火炉也颇为特别。火炉最顶端是一张镂空的铜板。火苗从镂空的位置蹿出,将镣炉直接架在上面便可加热。

    然而烟气却依旧被堵在火炉内,不离烟道,直接送出室外。

    因此明远这间花厅里,没有半点刺鼻的炭火味道;正相反,这里弥漫着清远深长的合香气味——这香味王雱还从未闻过,想来应该是明远自己调制的合香。

    王雱却也实在顾不上向明远询问那究竟是什么样的合香,竟有如此悠长香味,他对明远刚刚使用的“发烛”异常好奇。这种好奇,远远盖过了士大夫们向来引以为傲的调香薰香。

    “远之,这……”

    明远这时已经将镣炉处理好,转过身来面对王雱,直接将刚才盛放“发烛”的那枚小小匣子递给了王雱。

    “元泽兄请看。”

    “这是一家制蜂窝煤的作坊为了方便引火,研制出的一种‘发烛’,与以往的出品相比,这种新式‘发烛’的优点在于,不需要火刀火石,能够自行点火,而且容易储存,安全耐用。”

    “发明这东西的工匠,想叫它‘自发烛’,而小弟则想叫它‘火柴’。”

    “元泽兄不妨替小弟参详参详看,该起个什么样的名字给它。”

    明远说到这里时,为他手下的工匠们感到异常骄傲。

    这件物品,是京兆府蜂窝煤制造厂的工匠们为了方便引火而发明出来的东西。管事写信告诉了明远,明远便回馈了改进的建议。

    它在发烛的基础上制成,在木签的顶端和匣子的侧面都加了引火的物品。木签也事先在特殊的“油料”里浸过,然后晾干,以确保木签能够被瞬间点燃。又因为这木签足够细,点着了在空中随意摇一摇,这木签就能马上熄灭。

    在这整个发明过程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