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第82节
第(3/3)节
们先安顿进军器监,初步拟定出研制“望远镜”的大致方案。
明远见到种建中这会儿早已把他花了多少钱的事抛诸脑后,赶紧敲边鼓:“去,大家一起去。宫六丈,您一切放心,我这就陪着你去。向华,快,去给我们几个人买一点水饭1,直接送兴国坊。今晚大家有重要的公事,要挑灯夜战……”
三言两语之间,明远安排好了一切。
宫六和他的徒弟们将一切工具和材料备齐,装在匣子里,跟着种建中与明远,前往不算太远的兴国坊。
苏轼招呼蔡京和还在适应新“眼镜”的李格非,按原计划前往朱家桥瓦子——在那里他们可以自由使用专属于明远的那间閤子。
蔡京则饶有兴味地望着明远和种建中并肩远去的身影,在猜测这对亲密无间的师兄弟究竟又想到了什么要紧的事,要连夜赶去军器监。
在军器监的衙门里,一灯如豆。精神奕奕的种建中,面对明远画出的一幅草图,满心想着该如何推动此事。
他一回头,见到明远已经伏在桌上睡着了。
汴京的夏日清晨,暑热渐散,凉意如水,一点点渗进堂中。种建中随手解下自己身上的直裰,只穿一件两裆2,将自己的衣衫轻轻盖在明远身上。
明远动了动,却依旧未醒,伏在桌上继续睡。
种建中只听见他喃喃地说着梦话:“这汴京城的一百万贯……什么时候才能花完呀!”
一百万贯……花完?
这个小家伙,做梦都在想着花钱吗?
第77章百万贯
第二天一早,明远在军器监里,经过种建中的引荐,见到了军器监判曾孝宽。
曾孝宽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说话与行事都透着稳重。他是前任宰辅曾公亮之子。应曾公亮曾大力举荐王安石入朝为相变法,王安石投桃报李,便举荐了曾孝宽入枢密院并判军器监。
因此曾孝宽算是一位相当重要的新党成员。
第(3/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