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第57节
第(3/3)节
二天,有人找上了门。
“郎君,门外有一人,自称姓毕,求见郎君。”
随宅院一道“租赁”而来的门房姓万,明远跟着宅院里的其他人一道,喊他“老万”。
明远点点头,要老万将人引进来。
“见过明郎君。”
进屋的是一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颇有风霜之色,两鬓已经花白。
明远连忙上前,与来人见礼,问起对方的姓名,来人答道:“老汉名叫毕文显。听说明郎君在寻访先祖父?”
第54章百万贯【加更】
明远寻访毕昇之际也没想到,此时距毕昇已过世已有近二十年。连他的长孙毕文显,也已经是一个四十多岁,自称“老汉”的人了。
按毕文显所说,毕昇原是淮南路蕲州蕲水县人,少小离家,学得一手雕版制版的手艺,是乡里有名的能工巧匠。但他生平一向背井离乡,在外漂泊,只有过世之后才由子孙扶柩回乡,叶落归根,归葬故土。
毕文显介绍毕昇的时候,一直盯着明远,话里话外显得犹犹豫豫的,似乎觉得明远实在不像个手艺人。
“先祖父有一遗愿,想要将他的制版之术传给后人。”
毕文显冲明远拱起双手,询问道:“敢问小郎君,可是为了先祖父的制版之术而来?”
明远反问:“可是活字制版之术?”
听见“活字”二字,毕文显陡然睁大双眼,脸上泛出喜色。
明远又问:“令祖是如何制版的?”
毕文显喜色顿去,嗫嚅着道:“我……我也不知道……”
原来,毕昇在晚年时自创了一种新的“制版术”,但是这种技术成熟后不久,毕昇便在杭州过世,过世之时,只有长子毕嘉陪伴在身边。毕氏四子后来齐聚杭州,扶柩回乡。
毕嘉不是制版工匠,对于毕昇身后留下的制版术没有半点了解。
因此毕家的子孙,也并不知道先祖的“制版之术”究竟是什么。
“难道……令祖没有师兄弟,没有同在刻印坊里供职的同僚吗?”明远问毕文显。
毕文显摇摇头,露出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与祖父共事的同行们……说祖父的制版之术太过繁琐……”
明远顿时皱起眉头:怎么会?
第(3/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