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第56节

第(3/3)节
鸟’2、还有……还有好多。”

    苏轼一张微黑的面孔顿时透出十二分的羞赧,有点扭捏地道:“都是少作……”

    明远与种建中连忙一起向他行礼,自报家门。

    当听说两人都是横渠弟子,苏轼连声赞好。说起致力于教书育人的张载,苏轼也是十分佩服。

    出门郊游踏青,竟然能认得苏轼,如此机缘巧合,令明远难掩兴奋。

    苏轼却颇不好意思地伸手挠挠头:“明郎君,那《南行集》里的句子,你是从何处得知的?我记得我……没有刊印过呀。”

    明远:“没有刊印过?”

    那他从蜀商那里换到的是什么?

    明远连忙唤过向华,交代这个小跟班几句。向华马上明白了,飞身上马,急急忙忙赶回城中去。

    而明远则将他当初在京兆府里帮助那名舍不得交过税的蜀商,买下大批蜀锦的事,一五一十地说了。

    苏轼听得饶有兴味,甚至还冲明远一拱手,谢过明远照拂老乡。

    可是等到向华带着明远从陕西千里迢迢带来的那本《南行集》,苏轼拿在手里一翻,忍不住苦了脸,只说了两个字:“盗印。”

    第53章百万贯

    世界上最尴尬的事,莫过于在自己最喜欢的作者面前,掏出了一本盗版书请他签名。

    明远现在便是如此。

    他遣向华回到住地,将自己行囊中一本从京兆府千里迢迢带来的一本刻印书籍取来,递到苏轼手中。

    苏轼翻了翻,摇头道:“这是盗印。”

    明远一时间尴尬地不知该说什么好。

    种建中凑过来,也将那本《南行集》看过,却看不出什么特别的。

    “这刻印雕工,这装帧……和寻常的书册一样啊?”

    明远叹息着说:“但这却未经苏公应允,亦未付给润笔之资,因此是盗印。”

    苏轼将那《南行集》翻来覆去看了一遍,叹息道:“刚才听明小友说起,这盗印也是蜀人自行盗印的,与你无关。”

    刚才明远说得清楚,他是从一位出售蜀锦的蜀商手中得到这本《南行集》的,因此被“老乡”坑了的苏轼只觉得有苦说不出。

    种建中点着头:“原来苏公因此而少了润笔之资,确是损失了。”

    谁知苏轼摇头道:“不止如此。”

    他迅速将手中的“盗版书”翻了一遍,说:“像这般,认真‘盗印’的倒也罢了,最怕是那些一心逐利之徒,随意刻版,以至于错漏百出……甚至张冠李戴,冠以先贤之名,内里却夹杂它说……看到那些,当真令人恨不得毁其雕版。”

    苏轼看起来是个性情中人,说到这里时当真恨得咬牙切齿。

    好在他恨的不是明远。

    明远心知尴尬无用,便小心翼翼地问苏轼:“苏公如今任着开封府推官,这件事难道不该由官府管管吗?”

    苏轼却轻轻摇头:“世人逐利,刊某拙文,某却不能因此区区润笔小利,擅用职权。”

    说白了,就是因为苏轼是个被盗版的大户,所以他才不方便利用手中职权打击盗版。否则轻易就会被扣上个“与民争利”的帽子,被御史弹劾。

    “再者,”苏轼继续说,“法无明文,这盗印之人,便算不得是违法犯纪,甚至有些是‘好心’……”

    他一边说一边苦笑摇头,双眼望着手中那本“盗版书”,估计是猜到老乡们替他刊印这本《南行集》的用意。
第(3/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