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第46节
第(3/3)节
料这几位,千万不能有半点差错。
这边明远却还在笑眯眯地矫正种建中的“消费观念”。
“钟师兄,有句俗语说得好,‘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穷家富路’有时是必要的。”
他指指面前一桌清清爽爽的菜肴,说:“要是在吃食上太俭省了,难免吃到不干净的,肠胃不适。”
种建中想想自己以前的经历,吃的不洁净,各种找茅房,于是便点点头。
“要是在住宿上太俭省了,晚间睡得不安稳,第二天起来没精打采的,赶起路也倍感疲累,导致耽误行程。”
这就是种建中自己这两天的体验了,更是无言以对,只能点点头。
“如果有一间清净的上房,既能好好解乏,又能腾出时间温书,可谓一举两得。钟师兄觉得我说的‘穷家富路’可有点道理吗?”
明远见到这位桀骜不驯的“种师兄”听着他的话连连点头,心里开心,眼神清亮,笑容也格外灿烂。
可待两日后他们抵达洛阳时——
种建中:这就是你说的“穷家富路”?
洛阳市北宋的“西京”,是仅次于汴京的名城之一。
种建中与这座城市更有一重缘分:种家祖籍洛阳,他本人却出生于边地,自幼在陕西,从未亲身到过洛阳。
明远则对这座历史名城十分感兴趣,而商英和刚好有一桩生意要谈。
三人一致决定,在洛阳城里多逗留一天。
种建中在洛阳城中自行游览,只觉得这座名城较之长安,繁华犹胜几分。唯一可惜的是他们来得时节稍早。洛阳牡丹冠绝天下,此时却还未到花期,种建中不能一睹全貌,稍觉遗憾。
然而种建中回到驿馆时,却见到向华正指挥着几名脚夫和伙计,将几盆盆栽的洛阳牡丹往驿馆里抬。
种建中:小远你这是……
明远刚好走出来,看见种建中惊愕的表情,顿时笑着招呼:“彝叔,你看我挑的这几本牡丹怎么样?20贯一本,价格还算适中……”
明远挑选的这几本“国色天香”,都还未到花季,虽能看见骨朵儿打在枝头,可种建中又能评价出个什么,只能哑口无言,在一旁心算着:20贯一本,也就是两万钱一盆……
但明远买的还不止这些。
片刻后,又有两个脚夫从外面抬了四扇陈旧的门板进来。门板上依稀能看见正反两面都绘着图像,似乎是菩萨,又好像是天王。
种建中:小远你又买了什么?
第(3/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