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被美食耽误的名士们 第76节

第(2/3)节
不多,只眼角残留几分岁月留痕。

    那痕迹格外温柔,像是被光阴善待着,轻轻浅浅间,亦透着几分儒雅,几分悠然,几分漫不经心的张狂。

    是个气质微妙,姿容极俊的,白发中年大叔。

    中年大叔常有,但中年白发,还白的如此彻底,就不常有了。

    而且这还不是染发染的。

    谢云曦啃着芋头,站在溪边,隔水而望,眼中映着凌凌的水波,明亮而闪烁,透着实打实的好奇。

    奇他一身粗布常服,却难掩风姿;奇他眼角淡淡,岁月痕迹;奇他不过中年,却满头白发。

    当然,更好奇的,还是他身上那股子似有似无的熟悉感。

    很微妙的一种熟悉感。

    “哞~~”缰绳一紧。

    对岸,牛车停驻。

    车上的中年男子停了鸣唱,人却依旧斜坐着,显得有些漫不经心。

    此时,他的目光正对着对岸,眼眸微眯,似在打量谢云曦等人。

    中年男子名唤沈乐,名士榜上同谢云曦的大伯——谢朗不相上下,而这两人之间的关系,就如同谢文清与孙亦谦那般,不是冤家不对头,自相识便总是针锋相对,火药味十足。

    不过两人针锋相对的场景,自十多年前便未再出现。

    十年前,沈乐妻子病逝,他亦悲痛欲绝,一夜白发。

    此后,沈乐隐居,没了行踪,同辈名士之中,谢朗也就没了对手,文坛亦少了位张扬如风般的男子。

    时人惋惜,常令人寻找,偶有人在各处的竹林中窥见他的身影,可惜,待人寻去时,却是人去楼空。

    长此以往,当年的如风张扬的沈乐便多了个“竹林隐士”的雅号——隐居竹林,隐于竹林,待寻踪迹,回首,却只见竹林,不见人影。

    只是,说来也巧,就在谢云曦等人驻足的不远处,一座无名之山伫立。

    那山并不高,也无风景名胜,只是寻常不过的一座小山,名声不显,山间却正好有一竹林。

    沈乐爱竹,三年前路过此处,便住了下来,这一住便是三年。

    这三年来,他用附近的农家倒也混个七八分熟。

    平日得闲,便会坐上牛车在山下走动,或是在田间同劳作的农人闲聊,或同农家换些食材等物,或心血来潮,到村中的蒙学私塾客串下教书先生。

    生活也算多姿多彩,平淡中透着怡然乐趣。

    今日一早,他本在私塾教村中孩童读书,到了午间,他便打算回山上用膳小憩。恰好路过溪边,远远的便瞧见谢家的家旗,瞧着旗上那张扬,熟悉的家徽,往昔岁月涌上心头。

    再细看车马队伍,浩浩荡荡,布满溪水岸边。

    声势如此浩大,让人不禁怀疑这出行的莫不是谢家的家主,或是都城谢家的谢二大爷。

    前者是他的死对头,后者却是当年一起上山爬树,下水捞鱼的“狐朋狗友”,但总归都是难得一见的故人。

    都说年纪大了,便容易回忆往昔,怀念故人。

    沈乐这会儿心情还算不错,便想着会一会故人。

    若是“狐朋狗友”,正好他车上有鱼有酒,到时还能把酒言欢,闲聊些许。

    当然,若是不幸碰上的是冤家对头,那也不错,许久未动嘴皮子,正好互怼一场,怼累了,这不还有酒菜备着,也是极好。

    只是千算万算,“狐朋狗友”没见着,冤家对头也没有。

    走近了,只见对岸车马正中,竟是两男一女的年轻面孔——陌生又熟悉。

    细看去,正好对上临岸而立,目露好奇之色的谢云曦。

    溪水清澈,波光凌凌。

    少年面如皓月,身姿如松,静立杨柳树下,柳枝摇曳,轻拂少年冠发,本是九天仙人之姿,此刻却仪态随意,不见端方。

    眨眨眼,定睛一瞧,少年一手拿着不知名状的食物,一手端着大碗,嘴里更是大口啃食,大口喝着碗中之物,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