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豪门真少爷我不当了[娱乐圈] 第61节
第(3/3)节
没想过有一天我居然会被专访虐到——他们说已经做好发完专辑就解散的准备,而且创作过程中一直有嘲笑的声音。”
“讲真,我追星这么多年,第一次看到偶像专访里出现这么多书。”
“写《无声告白》的季老师当时居然没有什么音乐基础吗?那他绝对是天才中的天才了。”
“《迷雾》和《在23岁》好听的理由都在这期专访里了,我只知道我真的没有爱错人,期待翅膀团的下一张专辑。”
“期待翅膀团的下一张专辑。”
至今为止,粉丝们见到了在舞台上光芒万丈的“翼”,从成员们偶尔泄露的行踪里也能看到他们活泼的一面,而这期专访却将工作中的“翼”展现在了粉丝们面前。
《歌坛》杂志拍摄的照片不算精致,远不如《alex》以及《秀场》等一线大刊时尚,可长篇文字中的配图却都是精挑细选过的——
谢鸣轩送给季晏当生日礼物的那把吉他,陪伴着他完成了《跃》的创作。
窗台是季晏的活动区域,他很想养只猫,但猫不喜欢窗台,也不喜欢他,最终被经纪人带回家养了。
谢鸣轩平均一个月至少看6本书。
陆苇最崩溃的时候会对着盆栽唱歌,那盆花在《在23岁》发行后忽然开花了。
最后入镜的是一根拖把,图片的备注是:方屿每天都会训练,不方便去健身房时,他会留在室内训练,担心汗把地板弄脏,他会用这根拖把拖地。
在最后的总结中,《歌坛》杂志写道:“‘翼’的成功看似不费吹灰之力,每一张专辑都获得了超出期待的成绩,但他们绝非生来如此。人们注重结果,过程似乎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小细节。”
“然而,没有一次成功是一蹴而就的。组合的成功来自于成员们不断叠加的努力,每一个人,为了自己,或为了伙伴,竭尽全力去拼搏,最终才能装上翅膀去飞翔。”
“呜呜呜呜,我永远喜欢翅膀团!”
“永远喜欢翅膀团+1,因为他们很年轻,因为他们是偶像组合,所以他们的努力似乎总被误解,不过没关系,我知道就足够了!”
《歌坛》这份采访带来的影响力并不仅限于粉圈,毕竟《歌坛》还是一份偏专业性的杂志,受众多为真正热爱音乐的歌迷,杂志专访结束后,《迷雾》和《在23岁》的销量又小小涨了一波。
《歌坛》杂志也创下了电子刊发行至今的最高销量。
……
a城的另一边。
望着把《歌坛》采访打印出来的宁蔚,段意然陷入了不知该吐槽还是该无语的纠结中。
他只能说:“你可以写信的吧?也能发微信吧?”
沟通渠道如此畅通,但这个人居然!
居然!拿着笔在画关键字句。
请问这是什么小学生行为?
段意然原本只是对宁蔚的行为有些无语罢了,现在他是无语s,感觉可以把宁蔚塞进炮筒发射给dw娱乐。
尤其在宁蔚和季晏一起出门之后,段意然感觉自己甚至可以闻到恋爱的酸臭味。
第(3/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