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我回家养蜂了 第156节
第(3/4)节
吸睛的梦幻互动啊?
别看平时一些主流媒体提起饭圈文化,总是抨击的多、夸奖的少,可那不是因为这个饭圈不是为他们所用的吗?
就像网上很流行的那句话,女人们讨厌绿茶,主要还是因为茶的不是她们?
信不信来个男版绿茶小哥哥,整天对着你柔情蜜意、嘘寒问暖的,你能不迷糊?不享受?
一想到等他们的报道出来,什么影帝影后的粉丝,都要来跟着转载他们的报道,点击量蹭蹭往上涨,那感觉,啧啧!怪不得娱乐圈的人都想做顶流呢。
一行人跟着江小满沿着山道往上走,顺便就参观了一下江小满亲手打造的“长满野菜的山路”。
“太浪漫了!小满,我能给你跟这条路拍几张照片吗?等回去之后,我想以你和这条山路为主题,写一篇采访手记。”一个女记者跑过来跟江小满说。
“可以啊,要摆什么姿势吗?”江小满答应得异常痛快。
“不用,你就跟平时一样往前走,我拍几张背影就行,主要还是拍野菜。”女记者指点道。
其他几家媒体也跟着过来蹭了个镜头。
本来他们其实对郎山这一站没抱多大希望的,这里既没有什么知名企业投资的大项目,又没有什么可歌可泣、感动中国的伟大故事,最多就是拿老区做噱头,顶多发发豆腐块就算了。
没想到来了之后才发现,明明都是一个拿出去连豆腐块都不值得写的小项目,偏偏被眼前这个阳光开朗的大男孩给玩出了花!
就连一条普普通通的山路,都能整出个“长满野菜的山间小路”这么浪漫又新奇的设定。
难怪人家回乡创业不过三年时间,个人自媒体账号就涨了千万粉丝,真是不服不行啊!
更让他们佩服的,是江小满在特色农产品种植上的巧思——
所以说多读书是真的有用!江小满在决定引进金丝皇菊种植的时候,就考虑到了政策底线问题!
知道耕地红线不能碰,所以,干脆绕过种粮食的耕地,鼓励本地山民,利用房前屋后闲置的山地种植金丝皇菊和金银花。
对了,还有那些边坡和山路两边。
谁能想到,那种地方居然也能拿来种植经济作物呢?
可是,江小满用他毫无技术含量的“实验”告诉他们,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边角地,要是能好好利用起来,兴许还真能创造不小的价值呢。
金丝皇菊是多年生宿根植物,也就是说,只要第一年种活了,别把根给挖了,以后每年都会从宿根上发出新苗来。
郎山这边什么资源最丰富?
那必然是这连绵不绝的大山啊!
那些山坡上除了不能砍伐的大树之外,一年年的都长满了杂草,与其这么荒着,还不如就像江小满这样,局部开荒,隔一段距离挖出一小块地,种上金丝皇菊或者金银花。
这两种植物的根部也能涵养水分,保持水土,跟山里的野花野草没什么区别。
可是,野花野草不能卖钱,金银花和金丝皇菊,晒成干花后,一斤动辄几十上百元……
就像江小满说的那样,他们郎山地广人稀,经常一户人家就占着一整座山头。就算只把自己家所在的这座山头,见缝插针地种上漫山的金丝皇菊和金银花,不消几年时间,光是把自家山头上的花儿摘一摘,卖到江小满的茶叶厂去,一年赚的钱也不比出去打工少哇!
最重要的是,这方法它不会占用耕地啊!
一点不耽误粮食种植,而且在一些水土容易流失的边坡,种上金银花这种繁衍特别快的藤蔓植物,还能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导致的塌方。
又能提高当地老百姓的家庭收入,又能改善环境,江小满这孩子,脑子怎么就这么灵活呢?
只不过,佩服归佩服,这种打擦边球的做法,上面没有定调子之前,记者们是万万不敢写到新闻里去的。
不过,他们仔细想想,也觉得这种擦边球多打
第(3/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