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重生娶了对照组做夫郎 第91节

第(2/4)节

    难民本就一个村子以前来的,大伙儿互帮互助着,倒是很快就把地基给建了出来。

    村里突然涌进来这么多人,一下子立起来了七八户人家,小村户人家闭塞保守,心头总有些排外。

    今儿见着雇农上了公山去砍伐木头下来修屋舍,明日又看见在田坎边上去摘野菜吃,心里就是不多舒坦,不敢说嘴到张家面前去,就跑到了村长面前嘀咕。

    村长却是乐呵呵的,难民不单是张家招揽的,还是县衙里要求的,前儿个县太爷还把他喊了去,仔细吩咐要把难民安置好,他现在可是跟着朝廷政令办事儿,有好事自是不必说。

    但他若告知了村民定要被责骂没有良心,便唱着苦情戏:“这些个难民都是穷苦人家,几番受灾无处可去的。大伙儿想想,咱们村要不是张放远囤炭火让大家赚了钱手头阔绰,今朝还不是照样在吃苦?”

    “瞧着旁村,哪个村子没有遭罪的?大伙儿将心比心,咱们村子人多了也是个好事儿嘛,以后河水灌溉,划分公山公地也更多好选不是?”

    “你瞧瞧那难民堆里的那些个孩子嘛,瘦弱的就剩个骨头棒子,大人也就罢了,你们谁家没有孩子的,看看忍不忍心?也给孩子留□□路嘛,来都来了,又何必这幅模样嘛。”

    村民受一通数落,确实也最是吃这一套,登时就心软了:“咱们也不是刻薄,就怕遇见先时广家那种贼东西,那会儿咱们也待他们家不薄嘛,还偷人东西去。”

    “都是过去的事儿了,不是扭头叫张家送县府去了嘛。”

    村民没在有话,在村长家唠嗑了一会儿又回了。

    经了这一遭,村里的原住民倒是没有那般排挤这些难民了,一则有村长帮忙说话,二来又是张家的雇农,所谓是不看僧面看佛面。

    有些心善的村户见雇农挖野菜吃,还把自家地里多的萝卜白菜送去。

    虽说开春了旷野上野菜多,笋子蕨菜等等,但到底是野生东西,城里人吃新鲜倒是不错,农户人家顿顿都吃也是寡的慌。

    但不论怎么说都比寒冬腊月的好,开春了总不至于叫人饿死了去。

    第104章

    三月中,雇农的房舍修筑完毕,陆续也都从客舍搬了过去开火烧灶,一时间村子里又多了好几股炊烟。

    雇农也依言行事,把家里的子女送到了张家做事,一夕之间张家就多了四五个能吆喝做事的。

    大的十二三,小的十来岁,倒是都能安排差事儿做的年纪。

    许禾把人交给来的早的黄芪和甘草学学规矩,他和张放远还忙碌着入新宅的事宜。

    两口子考虑着既然雇农都已经安置了下来,又都耕地种田了,那他们也就能安心搬去城里。

    其实村里和城里两头都可以住,这头产业不少,定然还是要时常回来查检的,不过他们两口子去了城里也不忧心,张家说到底不止他们两口人,他大伯四伯都会照看着家里。

    “这朝我就不同你们两口子搬去城里住了,在村里住习惯了,再者我又惦记着客舍茶棚的生意。”

    张世月帮忙整理着两个小朋友的衣物玩具,两口子是理所应当的让她跟着去城里住享福的,但她左思右想,还是更想留在村子里。

    “村子里在家闲坐够了,出门随便都能找着点事情做,地里拔一把草啊,锄半块地,周遭都是熟识的乡亲,日子好打发。”张世月道:“小娥也有了,等月份大了说要我去照看,村子这头怎么也比城里近嘛。”

    张放远还想劝两句,被许禾叫住:“便随二姑的意吧,左右城里到村子也不是多远,又不是不能常见了。”

    他很能理解张世月,人上了年纪舍不得离根儿,也不如年轻人更能适应新的环境,再者孩子又在村子里,哪里愿意挪地儿。

    张放远也就只有答应下来。

    家里收拾妥当,两口子便想着尽快搬去城里,早点把孩子的老师确定下来才好,没先走,倒是来了个稀客。

    “
第(2/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