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08节

第(3/4)节
利。却依旧掩盖不住他与世界的格格不入。

    刑期二十三年,入狱时正值青春,少年意气风发神采飞扬,当他出狱时,鬓间已经有了白发,脊背虽然依旧挺直,脸上却有了皱纹。

    二十三年后,外面早已物是人非。熟悉的小巷被翻修后干净的他连探出脚都有些犹豫。

    喜欢的姑娘早已嫁为人妇,曾经的好友各自成立了新的家庭,离开时还中气十足,身体健康的父母已经不在。

    从出生起就生活的小楼早已经被拆除,取而代之的则是一栋栋造型好看的高楼。

    影片的最后,霍远站在一条长长的小路上,用极为缓慢的速度一步步朝远处走去,随着长镜头拉远,他的身影也渐渐越行越远。

    与此同时,霍远的声音随这个长镜头的拉远响起。

    “人终归是要为自己犯错误付出代价,有些需要自己偿,有些却连累他人。有些错误可以弥补,有些不可。”

    “倘若可以,当竭尽全力,挣脱泥沼,重获新生。”

    “倘若不可,当勇往直前,此后种种,再无退路。”

    电影结束时,直到灯光亮起,偌大的影院里都没什么声音。大约几分钟后,有人小声问同伴,“他还活着吗?”

    “没有吧?”

    “可能是,死亡与新生并存吧。”

    午夜场的首映看得人并不多,电影院里只稀稀拉拉坐了一大半人,这些观影人大多是成年人,此时他们有些感性的人在小声啜泣,有些则对视一眼,相顾无言。

    只有一个看上去大约五十出头的男人,坐在电影院最后一排的角落里,无声的流泪。

    这部电影普通人看了或许会感动,可对于有过坐牢经历的人来看,确是能够得到深刻共鸣,催人泪下。

    主角所面对的事情,在不久的几个月前,中年男人也刚刚经历过。电影院的人越来越少,直到影院里已经只有寥寥数人时,中年男人已经从默默流泪到嚎啕大哭。

    叶舟和江亭远离开影院,昏黄的路灯下两人慢慢向前走着。

    “江哥你觉得这部电影,票房会如何?”叶舟开口问道。

    江亭远想了想,实话实说道:“票房应该不会很好。”

    片子题材毕竟小众,质量虽然高,但到底被题材局限。它的确符合一部得奖片的质量,可大多能够得奖的电影都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受众小,在影评人和专业评委眼中,何飞扬这部电影剧情上虽然瑕,胜在瑕不掩瑜。

    何飞扬对光影的处理非常什么台词,只要光影和镜头的切换就能直接将调动气氛。

    可能够被小众所接纳往往却意味着很难被大众接受,在有一定专业知识储备的人眼中这部作品像是一块瑰宝,而在普通人眼里,它就只是一部电影,一部有些晦涩难懂的电影。

    想要用这部电影在票房上大杀四方,可能性显然不大。

    此外,《铁窗泪》这部电影的导演本身没有叶舟那么大的话题度,想要复制《逐光》的成功也是相当困难的一件事情。

    与其说是话题度,不如说是争议。

    叶舟当时拍《逐光》是有一个大前提条件的,即《一场闹剧》大爆和毁誉参半的口碑,喜欢的人很喜欢,讨厌的人非常讨厌。

    《逐光》虽然从始至终没做什么营销,可《一场闹剧》却是做的轰轰烈烈。让叶舟都没想到的是,《一场闹剧》的营销甚至作用到了《逐光》身上。

    叶舟这个导演本就争议不断,有人说他有才华,有人说他不过是投机取巧加上运气爆表,这才有了接连两部电影的成功。

    不是没人想要效仿叶舟三年前为《一场闹剧》所做的营销,但当时是天时地利人和,想要复制当时的盛况显然是不可能的。

    即便是叶舟本人也没办法保证自己能再次复制那一时期的盛况,更别说其他人了。

    所以,《铁窗泪》和《逐光》虽然同为小众题材,但叶舟可以吃上部电影的红利,《铁窗泪》却
第(3/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