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碧海风情
第(4/26)节
。之后,菲律宾政府将眼镜猴列为濒危保护动物,采用了种种保护措施,确保它们安乐无忧地生活。
◎惊险纷呈的达瑙探险公园
在薄荷岛,潜水活动固然畅快淋漓,但达瑙探险公园的精彩也不容错过。达瑙探险公园坐落在群山之间,利用天然的峡谷、洞穴和河流地势,打造出一处处惊险万分的游乐项目。
最有名的要属速降活动了,它是全球最高的自由落体运动项目。从75米高的山顶一跃而下,直达幽谧山谷,快到极致的速度挑战着人体极限。再有就是速滑,将人体用结实的、类似网兜形状的绳索固定住,以极快的速度从500米宽的大峡谷上空飞越而过,让人尖叫连连。比起这两项极速活动,其他诸如轮胎漂浮、皮艇探险、悬崖吊桥等项目的刺激性要差了一些,但都可以让游客们玩得畅快淋漓,体味神秘雨林间的心跳体验。
菲律宾巴卡容教堂
◎珊瑚石教堂
在西班牙殖民者占领菲律宾的早期,曾在薄荷岛上兴建了大量教堂。其中,敬奉着圣母玛利亚的巴卡容教堂,可算是耗费工时、人力最多的教堂了。
整座教堂由珊瑚石制成。珊瑚石并不是天然的,而是取材于海边的珊瑚礁,再裁成大小相若、方方正正的石块。当时没有工程车等设备,薄荷岛当地居民只好用竹子作为“滚车”,将沉重的石块从海边搬到内陆。最为奢侈的是,石块与石块之间,竟然采用蛋液混合泥土作为黏合剂,让观者感慨不已。
巧克力山:情人的泪滴
在菲律宾米沙鄢群岛中央的薄荷岛上,有一处天然地质奇观:无数大小不一的小山丘整齐排列在一起,山丘与山丘之间紧密相连。每到夏季,山丘上的长草植被干枯成褐色。远远望去,就像一排排巧克力被放置在大地上。巧克力山的名称由此得来。
美丽的巧克力山
◎成因:尚未定论的假说
据统计,巧克力山共有1268个圆锥形小山丘。这些小山丘大小不一,共同特点就是上面都覆盖着乱草。雨季时,植被在雨水的滋润下青翠碧绿。到了旱季,炎炎烈日晒干植被,它们就变成通常所见巧克力的褐色。当然,把雨季时分的翠绿巧克力山看作抹茶巧克力也未尝不可。
经过鉴定,巧克力山由石灰岩组成。但是,整个地区又没有石灰岩地区通常所见的地下通道和溶洞。菲律宾群岛山峦众多,山上植被多为林、草交杂。可巧克力山之上却只长草,不长树,成为周围山丘中的特异存在。
关于巧克力山的形成原因,地质学家们众说纷呈,提出多种揣测,却没有一种能达成共识。若说它们是由石灰岩风化形成,却没有石灰岩地带应有的地貌特征。若说它们是由海洋火山喷发形成,又不像其余海洋火山形成的山丘那样长满林木。若说是海床的隆升,又无法解释它们为何排列得如此整齐。看来,只能归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了。
走在巧克力山间,仿佛走在画间,美的不只是风景,更是心情。
◎登攀:美不胜收的田园风情
前往巧克力山的道路全是山路,空气清新,满目绿意。在山底有两条通道,一条是人工开凿的阶梯,一条是当地居民踩踏而出的斜坡道路。两条道路均通往山顶,沿途风景也没有太大差异。越向上爬,视野越开阔。山脚下的村庄一览无余,高高的椰子树、泾渭分明的田地,呈现出浓郁的东南亚田园风光。
爬到山顶,巧克力山出现在视野内。其中两座较大的山丘顶端,已经开辟了相应的度假中心,提供餐饮、住宿等服务。大多数山丘仍是静静伫立在原地,像干草堆,也像大馒头,构成巧夺天工的奇景。
◎传说:阿拉贡的眼泪
巧克力山还有一个别称,叫作“情人的泪滴”。这个称呼源于一个菲律宾古老神话。
登高远眺,蓝天下的巧克力山仿若一滴滴情人的眼泪,美丽而又多情。
传说,在巧克力山附近地区,居住着巨人阿拉贡。阿拉贡每天都在周围山区游
第(4/26)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