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风土特色
第(2/10)节
喱做成的酥油炒饭,再配上酸乳酪烤鸡,或再来上一两块饼,就是基本的印度“套餐”了。最不同的是印度人喜欢用手抓饭吃,当然不是满手抓,而是要用右手(切记一定是右手)的食指、中指和拇指将饭抓住,送入口中。印度餐厅都设有洗手池,即使是外国游客也可以入乡随俗,尝试一下手抓饭的独特吃法。酸乳酪烤鸡是将鸡涂上酸乳酪放入窑中烘烤而成的特色烤鸡,这也是印度餐中的基本菜色,有的酸乳酪烤鸡还会去掉骨头,吃起来更方便。除此之外,印度炸蔬菜、包入马萨拉豆的炸饺子、印度虾饼、煎烤而成的印度汉堡以及各种印度甜点,都是不容错过的印度美食。
咖喱抛饼新加坡著名的印度抛饼不仅是新加坡印度人早餐的首选,也是许多新加坡华人早餐与夜宵的最爱。轻薄香脆的印度抛饼可加蛋或不加蛋,可根据各自喜好选择咖喱或白糖蘸着吃,让人爱不释口。
◎马来美食:超人气的椰浆饭和沙爹
马来人因为多信奉伊斯兰教,其烹饪都有严格的规则,他们使用的香料和调味品,也和华人小吃截然不同。若说有名的马来美食,当属带着浓浓的南洋风味的椰浆饭和沙爹。椰浆饭是加了椰浆和班兰叶煮成的白米饭,配上炸鸡翅、香肠、炸豆腐和其他蔬菜等,或者再拌上小鱼干和花生,吃起来带着浓浓的椰香,营养又美味。此外,椰浆饭还可以用香蕉叶包成四角饭包当早餐,真是经济又方便。而“沙爹”这个名字听着有点古怪,实际上来自中国的闽南语。沙爹用竹签将鸡、牛、羊或虾等肉穿成一串,再用炭火烘烤,看起来就和我们中国的烤肉串差不多。这种肉串通常有3块肉,早期的福建移民看到这种马来肉串,因为语言不通,就以闽南语“3块”来代称,久而久之这种烤肉串就叫“沙爹”了。沙爹吃起来方便,是人们在街头巷尾以及小贩中心必不漏选的美食。
圣淘沙里的马来西亚美食街在这里,游客们能品尝到马来半岛各地的正宗菜肴,比如吉隆坡煲仔饭、槟城福建面、巴生肉骨茶等,而且价格实惠。
此外,椰浆牛肉咖喱、夹肉面包、炸马铃薯、混合蔬菜和水果的马来式色拉啰喏、用米粉和豆芽做成的米暹等都是极具特色的马来料理。与印度菜相似的是,马来菜品也多用参巴辣椒酱、辣椒以及咖喱香料等作为食物不可缺少的配料。
◎娘惹美食:别具一格的叻沙与窝打
诱人的美食叻沙
娘惹文化即是土生华人文化,土生华人中男人称,女人则称娘惹。他们融合了马来人与华人的美食传统而衍生出的特色料理,称为娘惹料理。其中,叻沙与窝打都是娘惹料理中最具代表性的美食。要说叻沙的特色,那就是椰奶香、海鲜香外加辣椒香。这是一种加了椰奶、姜、香茅和其他各种香料熬制出来的浓汤,里面通常会加入豆腐、鱼虾、扇贝等一起烹制,再放入面条或米粉作为主食,最后放入参巴辣椒酱来提鲜,其口味可谓别具一格,是新加坡人最爱的食物之一。这种料理不仅风味独特,更有不同的“版本”,比如最为著名的新加坡东部的“加东叻沙”以椰奶香味为主,而马来西亚槟城的“亚三叻沙”则加入菠萝、肉松等,多了酸甜的口感。另外在平常的小贩中心还可吃到一种改良的叻沙,名叫“酱豆腐”。“酱豆腐”里面可不都是豆腐,除了豆制品之外,高汤里可加入各种丸类以及生鲜蔬菜,和面条同煮既可以做成干面,也可以做成汤面。这种“酱豆腐”相比于海南鸡饭或印度手抓饭等都能提高蔬菜的摄入量,所以也常是新加坡人在外进餐的最佳选择。“酱豆腐”可以不用椰奶汤,选用普通的高汤也可,这好像和我们中国的“砂锅”有些相似。
窝打则是一种鱼浆料理,将呈扁平状的新鲜鱼浆包上香蕉叶放在炭火上烘烤,之后配上辣椒、大蒜、柠檬叶以及椰奶等就是这种独特的娘惹料理了。新加坡人喜欢在下午茶后买上几个窝打当点心,里面除了鱼肉,也有的会放上虾肉或者蟹肉。新加坡有不少娘惹餐厅,除了叻沙和窝打,各种颜色色娘惹甜点也值得一尝。
五颜六色的娘惹糕这种
第(2/10)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