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章 文明之光

第(2/5)节
制造,基本用料需670千克的白色真丝,经过染色加工,配以150千克的纯金和纯银丝线。下端用钢环固定在石殿底座上。全部幕罩分为五片,四面墙壁各一片,门帘一片,均有内衬。幕罩的顶部有一条95厘米的宽带,上用金银线刺绣《古兰经》经文。

    罩幕在每年朝觐月开始时以新换旧,由埃及预先制好,然后在每年的朝觐前(伊斯兰教历11月25日~28日)由专门的“麦哈米勒”(即骆驼牵拉的轿车)运往麦加。旧罩幕会在朝觐时取下,先换上与朝觐者戒衣颜色相同的白幔,以示受戒,新制的黑罩幕布会在朝觐活动结束后换上。换下的旧罩幕则会被分成很多小片,分发给朝觐者。

    王国的创始人伊本·沙特

    为了笼络各个部落,统一国家,他先后娶了300多个新娘,结果他后世的160多个子孙造就了今天世界上最庞大的王室,仅男性成员就5000多名,广泛分布在国家的各个重要部门。他,就是沙特阿拉伯王国的创始人伊本·沙特,一个瓦哈比派现代国家的开拓者。

    ◎流亡生涯

    1891年,控制阿拉伯半岛中部高原内志以北的拉希德酋长国攻占了利雅得,年仅11岁的伊本·沙特不得不跟着当时为第二沙特国家统治者的父亲踏上了艰辛的流亡之路。由于从小父亲对他的严格教育,他逐渐适应了这种生活,并在不断的被伏击与躲避中,领悟了战斗的技巧和方式。

    伊本·沙特

    在近两年的沙漠流浪生活后,他们来到科威特,当时的科威特酋长萨巴赫·穆巴拉克是沙特家族的庇护人,同沙特家族世代友好。他热情地接待了这对落难的父子,并给他们提供了安全的住所。自此后,游牧民族贝都因人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热情豪放、勇敢好义的性格和军事谋略深深影响了伊本·沙特。而穆巴拉克本人也非常喜欢伊本·沙特的头脑和性格,经常跟他讲一些治国之道和外交谋略。

    为了给成年后的伊本·沙特举办一场像样的婚礼,父亲不得不四处借钱,这种窘迫激起了年轻人心中的酸楚和誓愿:一定要恢复家族的荣誉!

    改变,就在伊本·沙特21岁这年开始了。

    ◎奔袭利雅得

    1901年,穆巴拉克送了他几十头骆驼和几十条步枪,满怀希望地对伊本·沙特说:“孩子,是你恢复沙特家族荣耀的时候了!”

    经过一番策划,这年12月底,伊本·沙特带着40名忠心耿耿的勇士,从科威特出发千里奔袭利雅得。1月14日深夜,他们到达利雅得城下。伊本·沙特砍倒了一棵高大的棕榈树,留下10人在外接应,其余的人利用它爬上了高高的城头,一路摸进了城内利雅得警备司令阿吉兰的住处。

    不巧的是,阿吉兰本人并不在家,只有两名女眷在家。伊本·沙特决定等待。清晨,阿吉兰带着一小队卫兵出现了,埋伏已久的伊本·沙特大喝一声,突然跳了出来,没搞清楚状况的阿吉兰看着明晃晃的刀锋吓得回头就跑,混乱中被伊本·沙特的堂弟杀死。在城外接应突击队及城内利雅得居民的帮助下,40名勇士最终战胜了近百名守军。当第二天的太阳升起来时,利雅得城已经迎来了它的新主人。

    这次突袭的成功,不但见证了一个家庭的崛起,更开启了一个民族的复兴,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百战建国

    利雅得的胜利让周围人看到了伊本·沙特出众的谋略和军事能力,随后赶来的父兄当众宣布把统治权交给他。而他也不负众望,在此后30年的时间里,伊本·沙特先后征服盖西姆,攻占哈萨,收复麦加、麦地那和吉达。

    为了消除氏族部落之间分裂状态,利用瓦哈比派(近代伊斯兰复古主义派别)的思想巩固统治,伊本·沙特先后建立了“伊赫万组织”(意为兄弟会)和农垦区“希吉来”,即要贝都因人从游牧的沙漠地带迁到垦殖区定居,从事农业。“希吉来”同时还成为瓦哈比派的传教点和军事组织,为伊本·沙特的征战提供了一支精锐部队。


第(2/5)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