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章 印象沙特阿拉伯

第(11/20)节
建立98个辅助性水站,总容量超过300万立方米。至2005年,沙特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淡化水生产国,30余座水站遍布沙特沿海,发电500万千瓦,输水距离4000千米。

    有了源源不断的淡水,沙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得到改善。如今,沙特的自来水非常便宜,每吨以人民币计仅22元,如此水价在各国家中也属少见。尽管沙特严重缺乏水资源,沙特每人每天耗水量却高达491升,可见如今的沙特人对于淡水的使用已经不再是问题。

    发达的现代经济

    石油给沙特带来了巨额财富,但沙特人并不以此为满足。他们深知,地下资源总有采掘到尽头的一天。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利用石油收入来带动相关经济的发展,才是沙特最正确的选择。农工商多种经济的新发展,使沙特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石油带动的经济之路

    阿拉伯人是最善于经商的民族,从古至今都非常精明。沙特人也不例外,他们并不耽于石油带来的财富享受,而是在发现石油之时,就制订出以石油经济带动农工商的庞大经济发展计划。首屈一指的石油工业和淡化水工业前已有述,在此不再赘述。在这些财富的带动下,沙特政府实行经济多样化政策,逐步改变单纯依赖石油收入的状况,建立现代化、多样化的国民经济体系。

    通往利雅得的高速公路

    虽说石油收入使沙特阿拉伯从传统的、落后的农牧业经济迅速向以石油工业为基础的经济结构转变,但沙特政府依然鼓励发展农业、渔业和畜牧业,积极吸引外资,保护民族经济。沙特曾经是一个半游牧、半农业的国家,从事游牧的贝都因人约占39万,他们在广大的草原沙漠上,饲养着单峰骆驼、绵羊、山羊和马。单峰骆驼最适于骑乘,它载重能力较差,但是能长途跋涉,每小时行走12千米,有“沙漠之舟”之称。沙特最著名的牲畜是阿拉伯马,它们以健美的体格以及坚忍、伶俐、忠诚等优良品质驰名世界,西方人将阿拉伯马作为良马的典范,尤其是内志地区出产的马最为名贵。

    沙特农业集中在阿西尔地区和一些绿洲上,有约39万人在不到全国面积的百分之一的耕地上从事农业。20世纪70年代后,政府用石油换来的美元大量投入农业,积极开发水源,发展水利,使用机器生产。扩大了耕地面积,农产品已基本实现自给,小麦还大量出口,成为世界上第六大小麦出口国。农产品中有颗粒肥大、颜色鲜红的枣椰、芦粟(高粱的一种)、大麦、玉米及水稻等农作物。小麦种植较普遍,各地都有。水稻主要集中在胡富夫、哈萨等地。另外,沙特还种植苹果、葡萄、无花果和石榴等果树。蔬菜、奶制品等也不少。2005年12月,沙特王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实行自由贸易与低关税的政策,其出口产品除石油及其副产品以外,枣椰、小麦、羊毛等也是重要的出口产品。

    ◎繁荣的工商业发展

    20世纪60年代以前,沙特民族工业体系以一种原始作坊式的手工业为主。例如椰枣干化、面粉加工、屠宰、制作家具、编席子、皮革、陶器等作坊。自1963年后,沙特政府制订了民族工业发展计划,鼓励建立私营企业,大力兴办合资企业,对沙特资本参与25以上的企业减免税收。于是,一大批工厂在利雅得、达曼、吉达、麦加、胡富夫陆续成立,例如钢铁厂、水泥厂、火柴厂、榨油厂、椰枣加工厂、油漆厂、塑料厂等。后来发展到海水淡化业、食品加工业、建筑材料业、首饰加工业、钢铁、冶金、电力等门类。政府在首都利雅得、朱拜勒和延布等主要城市设立10个工业城区。至2000年,工业在沙特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为511。第二年,凭借非石油私营企业的强劲增长(按可变价格计算增长6),沙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2,非石油工业增长93。经济发展的多样化,创造和增加了民众的就业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沙特的黄金加工十分发达。在阿拉伯国家,黄金需求量占全球的15,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黄金市
第(11/20)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