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风俗揽胜
第(9/10)节
有四大顶级食材被称作“三王一后”,“三王”是指黑松露、鹅肝、鱼子酱,“一后”是指有着“香料女王”之称的藏红花。藏红花在波斯语中读作“zaafaran”,可译为番红花、藏红花,中国人称其为藏红花,是因为它从地中海沿岸经印度传入中国西藏而得名。
辛勤的采摘
藏红花需纯手工采摘,是个费力的活儿。紫色小花中间的三根细小的红色花蕊十分娇嫩,这要求采摘的时候要小心翼翼。花朵采回后再进行加工,将三根花蕊从花中分离出来,1000克花朵最终大约可得10克藏红花。
◎“藏红花之都”
作为“香料女王”,藏红花对生长环境极为挑剔。它是一种耐旱植物,适合生长在冬季最低气温不低于-20c,夏季最高气温不高于35c且气候干燥的地区。全世界最好的藏红花来自克什米尔地区,但产量最多的是伊朗。
全世界大概有90的藏红花产自伊朗,这个国家每年约有60万人从事藏红花的生产和出口工作。伊朗全国一半以上的藏红花都产于东部的霍拉桑省,那里夏天凉爽冬天严寒,具有藏红花生长的优良条件。
每年8月是藏红花的栽种时间,3年后即能收获,并可连续收获8年~10年。其后,它的产量会越来越低,栽种过藏红花的土地再也不能重复使用。藏红花的采摘期在9月初,每逢花期,霍拉桑省的种植区内处处洋溢着紫色,非常壮观美丽。
藏红花的花期只有15天到20天,日照会使摘下的花蕊发蔫,导致品质下降,因此必须在日出前采摘。藏红花的得名并不在于那些花朵,而在于花的雌花蕊顶端部分,花蕊越上端颜色越深,生物活性越高,是普通藏红花的7倍~10倍。
为了保持产品的纯正新鲜,采摘的花朵必须在当天手工将花蕊分离,再经过剥离、干燥等工序才能制为成品。每朵花通常只有3个雌花蕊,1000克原花才能产出10克上等藏红花,大约7万~25万朵藏红花才能提取1磅(约450克)藏红花香料,真可谓珍贵至极。
藏红花
伊朗藏红花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极品、特级、一级、二级,其中极品藏红花全红,无黄根。
◎“红色金子”
伊朗的藏红花香味浓郁、色泽艳丽,在古时曾被列为皇家贡品,很少有人见过,因此也更加珍贵,史料中曾有“宁要红花一朵,不要金玉满车”的记载。直到现今,伊朗藏红花的价格也极其昂贵,一级品价格每克高达65美元,被誉为植物中的“红色金子”。
在国际市场上,藏红花虽然是名贵药材,但伊朗人并不看重它的药效,而是把它当成一种普通调味品,经常用于食品点缀,比如在米饭、糕点、糖果、奶制品、冰激凌中,都可见到藏红花的影子。最常见的是米饭上面点缀的金黄色大米,那是用藏红花水泡过的,有一种淡淡的清香味。
伊朗的普通百姓家庭经常会在米饭或馕饼中加入藏红花水,一顿饭有数根花蕊即可,1克藏红花能使用很长时间。好客的伊朗人对本国的国宝感到非常自豪,如果有客人来家里,他们会兴致勃勃为客人讲解食物中使用藏红花的秘密。
藏红花不但被视为伊朗国宝,还与本国的其他国宝息息相关,比如伊朗手工地毯中的红色染料,以及橘红色的开心果,都含有从藏红花中提炼的原料。
能够从伊朗走入国际市场,藏红花自然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早在古波斯帝国建立之前,它便出现在伊朗高原,后来种植面积逐渐蔓延,用途也从药物、染料扩散至香料和饮料等。大约于公元前200年左右,在安息王朝的大力推进下,这种来自异国的香料才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了古代中国。
售卖藏红花的商店
在伊朗,有很多藏红花专卖店,此外,基本上所有旅游用品商店、食品蔬菜店、超市也都有售卖藏红花。伊朗人将藏红花广泛用到日常饮食中,伊朗美食中随处可见藏红花的身影。
黑鱼子酱
顶级美
第(9/10)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