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风俗揽胜
第(7/10)节
麦卡麦》非常出色,书中插图人物都具有丰富的表情和鲜明的个性,对动物的刻画还带有些许漫画风。加兹温画派创始人苏旦·穆汉默德的作品《情人》,用优雅的色调描绘了一对相恋中的男女,秀美的风景及装饰化的处理都呈现出一种唯美柔和的情调。伊斯法罕画派代表雷扎·阿巴斯的作品《贾汗吉尔的相逢》《年轻的司酒官》等作品则表现出构图明快、色彩清雅的特点。
苏丹出行
到了20世纪上半叶,奥斯坦·穆罕默德·法尔希奇扬成为伊朗细密画的杰出代表。这位画家对诗歌有着与生俱来的灵感,将二者成功体现在作品中。他擅长使用娴熟优美、平滑有力的线条和波动般的着色手法,展示各种生灵内心深处的秘密,表现出善与恶、美与丑、知识与愚昧之间的较量。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了《法尔希奇扬大师画集》,称赞他是“一位属于全人类的画家”。
波斯地毯
流动的波斯庭院
伊朗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会赠予一块美丽的波斯地毯,让女儿挂在新房墙壁上或铺在新家的地面上。地毯上的图案大多是亭亭玉立的荷花、暗香浮动的玫瑰、郁郁葱葱的灌木丛,或是攀援的藤蔓、展翅的禽鸟。它象征着新生活的开始,它是母亲送给女儿的深切祝福,它是一座流动的波斯庭院。
地毯博物馆
位于德黑兰的地毯博物馆展出16世纪至20世纪的数千件手织地毯珍品,来到这里就能感受到波斯地毯在伊朗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胜过黄金与钻石
我们习惯将伊朗的手工编织地毯称为“波斯地毯”,波斯地毯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与石油、鱼子酱、开心果和藏红花并称为伊朗的“五宝”。
波斯地毯不仅限于铺在地上,还可以用来装饰墙面,甚至被视为财富的象征。伊朗的许多家庭里很少摆设贵重的家具,但肯定缺不了地毯。对伊朗人来说,名贵的地毯远远胜过黄金与钻石,它与字画、古董一样具有巨大的收藏价值。
之所以价值奇高,是因为波斯地毯选用严格考究的材料制成。它一般取自于真丝、纯棉、羊毛三种材料,真丝的用量越多,成品就越贵重。浸染编织材料的染料也是从纯天然的植物及矿物中提取,如核桃壳、茜草、石榴皮、木樨草、靛青、钾矾等等,这些染料可保持地毯历经数百年仍然艳丽如初。
传统波斯地毯的图案以象征天堂的繁花蔓枝、浩大的宫廷和狩猎场面、各种清真寺庙建筑以及宗教图腾为主,图案华美而繁复,编织时需要使用十余种或几十种不同颜色的线。根据设计图案,人们将这些线按不同的经纬顺序编织,最后织成一大块没有一丝错乱的地毯图案,那高超的技艺令人叹为观止。
◎地毯博物馆
伊朗女子大都熟悉各种波斯地毯的编织方法,其中最流行的是卡里姆毯。编织卡里姆毯的女子,靠着惊人的记忆力先在脑海中勾勒出精致的几何图案,而后以纬线为基准,把需要的织物材料逐个打结固定,一边编织一边将纬线敲打紧密,完工后的成品绝对看不到经线。
由于融入了古老的波斯文明,波斯地毯如今已逐渐演变成一门精致的艺术,融入绘画、家具和时尚装饰中。它的图案从政治和宗教到飞禽走兽、花鸟鱼虫,几乎无所不包,编织技艺则有立体编织、镂空编织、双面编织等等。
在西方,伊朗地毯甚至被视为地面上的艺术,很多人认为没有比波斯地毯更让室内增辉的艺术品了。世界各地的许多宫殿、著名建筑、豪宅和艺术画廊、博物馆都把波斯地毯作为珍品收藏。
在德黑兰市中心的伊朗地毯博物馆,可以观赏到来自伊朗各地千余件的地毯珍品,记录着当时的社会生活、战争、人物等。大厅中央陈列着镇馆之宝:一条产自大不里士的古老真丝地毯,迄今已有450多年的历史。博物馆前厅墙上的几幅挂毯中,有一幅龙凤图案,展现出中华文化与波斯文化的完美结合。另一块于1905年产自克尔曼的地毯上,描
第(7/10)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