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风俗揽胜
第(2/10)节
霍尔木兹甘位于伊朗东南部,女孩穿着当地的传统礼服班德瑞·巴图拉。
设拉子一家商场里出售的女鞋
◎民族配饰
衣着简单无所谓,配饰多样也能出彩,照样可以令人光彩夺目。更何况,伊朗的大街小巷里有着琳琅满目的漂亮配饰,爱美的姑娘尽可以在自己头上、胸前、手上、脚上点缀着亮闪闪的饰品。
伊朗各民族各地区的配饰都有着独特风格,有的精巧华丽,有的小巧玲珑,有的原始简陋,有的粗大壮硕,有的雍容华贵,哪怕是一枚小小的耳环都带有别样的风情。从制作材料来看,这些佩饰可以分为金银铜铁、海贝珊瑚、珍珠琥珀、羽毛兽骨、布帛丝绸、玉石玛瑙等。只要一双手足够灵巧,随便削一根竹子、木枝、藤条都能做成漂亮的饰品。当时,伊朗人最喜欢的饰品材料还是银,银象征着光明与财富,银制饰品精致美观且容易制作,据说还能驱邪镇凶。
若在伊朗街头悠闲地漫步,迎面遇上几位服饰鲜明环佩叮当的本国美女,怎能不令人心动呢?
习俗与礼仪方式
所有的国家与民族,都会在日常生活与社会交往中有一套约定俗成的习俗与礼仪。身在哪个国家,最好能够了解和熟悉这个国家的习俗礼仪,它们会让你的一言一行举止得当,会让你在待人接物时游刃有余、充满魅力。
开斋节的会礼
在德黑兰,人们正在进行开斋节的会礼,这标志着斋月的结束。
◎日常礼节
伊朗人非常注重礼节,无论上午、下午、晚上,见面时都会热情地打招呼,说声“萨拉姆”,即“你好”之意,对任何人都是如此。同时,他们亦会将左手放在上衣扣中间,微微低头以示谦恭。如果是熟识者,还常常以握手、拥抱、贴脸的方式互致问候,不过此举只限于同性之间,男女之间见面时不能握手。
在打招呼时,伊朗人会在姓氏前加上先生、夫人等尊称,只在亲朋好友间才直呼其名。如果遇到极为尊敬者,他们会说“我是你恭顺的奴仆”“愿为您效劳”“愿为你服务”“劳驾”等类似话语。打电话的时候,先说十多句问候语,然后才转入正题。
伊朗的禁忌比较多,比如不能造酒、卖酒、饮酒、赌博;不准吃猪肉;不许向前伸大姆指,那样表示辱骂对方;不能吹口哨,不许在别人面前打呵欠打嗝,不许大声喧哗;不准谈论小孩子的眼睛;伊朗女士外出时都要戴上披纱或头巾,但在乡下,在自家园子里干活时可不戴,所以男子不得随便闯入私人园子;男子和两名或几名妇女相遇,不能从她们中间穿过,需要绕道而行等等。
◎节庆习俗
伊朗的节日庆典比较多,一年里的宗教节日有开斋节、宰牲节、先知诞辰日、先知为圣日等,传统节日有伊历元旦(诺鲁兹节)、中秋节(迈赫尔甘节)等。
伊朗人最重视的节日是伊历元旦,伊历元旦相当于中国的春节,定在伊朗太阳历的正月初一,即世界通用公历的3月21日。一般情况下,在元旦到来前的一个月,人们即开始忙碌地准备年货了。打扫房屋是女人们要做的第一件大事,为了将室内平时清扫不到的地方打理干净,她们要把家具用品搬到室外,并借此机会将家里重新布置一番,使家人能够怀着美好的心情期待新年的到来。
第二件大事是新年采购,这应该是全世界女人都喜欢做的事情,她们可以理直气壮地为自己与家人采购各种物品。节假日期间,由于伊朗的各大商场和市场都要停业休息,故而节日前夕往往会掀起购物潮的高峰,大街上到处都挤满了人群。
诺鲁兹节上,少女们所穿的传统服饰异常美丽。
在新年的除夕夜里,伊朗的每家餐桌上都要摆出用波斯语字母“s”开头的七种物品,组成七宝餐桌以示吉祥。这七种物品分别是沙枣(sanjed)、大蒜(sir)、醋(serke)、苹果(sib)、漆树(saunu)。每一种物品各有寓意:沙枣象征爱情;大蒜象征健康
第(2/10)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