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印象伊朗
第(19/21)节
丹长达两个多世纪。陵园有两个位于塔内地下室的墓葬,可以通过塔内的盘旋楼梯走下去。陵园内部是灰泥装饰,外墙上绘有复杂的几何图案与花卉图案,以及一些古老的铭文,它是哈马丹历史价值最高的一处遗迹。
除了陵园,哈马丹还保存着其他几处有名的历史遗迹,比如石狮子、塞琉古王朝庙宇废墟、甘奇纳麦岩刻、勃尔杰·古尔邦,以及各类古波斯的金银器皿、金银书版等等。这些点点滴滴的历史遗物,虽然不足以展现哈马丹的过去,但完全可以证明此地曾是一片历史悠久、荣耀于世的古老都城。
保保·塔黑尔陵墓穹顶
加兹温
从王都转身而来
加兹温位于伊朗西北部,是加兹温省的省会。这座城市地处厄尔布士山脉与扎格罗斯山脉的交汇处,是从德黑兰通往伊朗西北部、黑海和伊拉克的一个重要节点。16世纪萨法维王朝期间,加兹温在塔赫玛斯普一世的统治之下定为王都。但和伊斯法罕、设拉子、马什哈德、大不里士等古城相比,它只能算是一座年轻的王都。
礼拜五清真寺的尖塔
伊朗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这样的尖塔一共有两座,被称为宣礼塔。
◎两座清真寺
加兹温城里有两座清真寺非常有名,一是礼拜五清真寺,一是先知清真寺。礼拜五星期寺又叫乔麦·卡比尔清真寺,它的中心大庭院里有四座“伊旺”,位于薛哈道大街以西。南面的“伊旺”里有一座用特殊大理石建成的“米哈拉布”。“米哈拉布”具有类似磁性吸力的表面,可以吸附卵石,孩子们常在上面玩耍。
这座清真寺建于1106年~1153年,到了阿巴斯时期几经扩建和修缮。很多人甚至以为它是在阿巴斯哈里发王朝时期的哈隆·拉希德于公元8世纪末期修建,建址恰好位于萨珊王朝拜火教的遗址之上。直到最近,清真寺的修缮工作仍在继续,人们把寺院穹顶下部壁缘上用库法体书法刻成的铭文刚刚精修过一番。礼拜五清真寺的正门高115米、宽11米,旁边立有两座雄伟的迈纳勒(宣礼塔),据说阿巴斯国王也曾亲自修缮过呢。这座建筑最古老的部分名叫“马斯杰迪·哈隆尼”,它与正门的走廊相连接。
先知清真寺也叫马斯杰德·纳比或者皇家清真寺,位于伊玛目·霍梅尼大街的南面,在巴扎的中心地段,是一座19世纪的建筑物,属于恺加王朝时期。它的表面饰有精美的花卉图案彩色釉砖,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设拉子的大小清真寺。进入寺中,可以看到中心大庭院里有四座壮丽的“伊旺”,上面均装饰着色彩斑斓的釉砖与库法体的铭文。
先知清真寺
◎两座陵墓
在加兹温城里,与这两座清真寺齐名的是两座陵墓,其中一座是伊玛目扎德·侯赛因的陵墓。伊玛目扎德·侯赛因是第八任伊玛目的嫡子,他的陵墓位于烈士陵园的中心。有人说他是在陪同父亲前往霍拉桑的途中因病逝去而葬在了加兹温。这座陵墓是一座蓝色圆顶建筑,前面辟有大门,门边有六座小型的迈纳勒、陵墓中铺有墓石,并围有高高的环形拱廊,外部另设围墙,墓上还有经过精心装饰的八面体圆顶拱形建筑,整个建筑体现出鲜明的巴洛克式风格。
人们发现,该建筑有些部分属于萨法维王朝时期。根据一方釉砖上的铭文可以得知,它是奉墓主女儿扎伊纳布·贝恭之命而建成的。陵墓上刻下的最晚日期是1588年,即萨法维王朝的塔赫玛斯普统治期内。第二个日期是1630年,被刻在另一方釉砖的铭文里。此外,陵墓的镜面镶嵌及一些彩陶釉砖装饰,则能看出是19世纪的作品。
在13世纪~14世纪,加兹温有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哈姆杜拉·穆斯塔法维,他是一流史学家拉希杜丁的徒弟,其作品《扎法勒·纳美》是继菲尔多西《列王传》问世之后所创作出的最富有民族性的作品之一。而且,穆斯塔法维还是一位地理学家,著有一部关于天体和地理的作品《诺兹哈图·古路布》。该书阐述了当时人们关于宇宙起源和
第(19/21)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