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章 凡尘的神迹

第(17/20)节
积沃土,也为这里带来了肥沃的河谷绿洲带,在开罗以下形成了尼罗河三角洲,用纵横的河渠保证了埃及农业生产,让这里成为埃及古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为了更好地利用、驯服尼罗河,减少它在中下游的损耗量,自19世纪以来就有很多人在尼罗河上修建堤坝、人工河道和蓄水量很小的水库,但这些都不能满足人们控制尼罗河以保证免遭洪水与干旱侵袭的愿望。为了保证农业持续发展灌溉的需要,1903年,埃及人民在阿斯旺建成了世界上最长的闸坝——阿斯旺水坝,也就是所谓的老坝(低坝)。这座堤坝由英国设计,埃及军队与希腊、意大利工人建成,大坝长3千米,高27米,库容10亿立方米。老坝的落成促进了埃及农业生产,增加了可耕地,对于埃及的人口增长、社会发展、可耕地和水力发电量带来了极大的改变。

    1964年5月14日,为把尼罗河水从正常的水道引开,以便开始阿斯旺水坝第二期工程,苏联总理赫鲁晓夫与埃及总统纳赛尔一起按下一个引爆电钮,为尼罗河开辟一条新的河道。

    ◎阿斯旺高坝

    在老坝运行了数十年之后,经过激烈的辩论和争论,埃及政府和决策者在埃及人民的坚决支持下,决定在老坝下游阿斯旺以南7千米处建造另一座阿斯旺大坝,也就是高坝。这项工程自1952年启动,得到了苏联的帮助,从1960年开始动工,一直到1970年才完成。大坝工程相当艰巨,大坝体积是吉萨大金字塔的16倍,一直到1968年大坝投入运行之前,环保人士都在尖锐地批评它。建成之后的大坝全长36千米,库容1620亿立方米,水电发电量每年100亿千瓦时。

    经过50多年的运行,历史证明阿斯旺大坝给埃及带来了重大的社会效益。它让耕地面积扩大了53万平方米,显著提高了农作物产量,有效改善了整个埃及的能源状况。同时,这座大坝还减少了尼罗河中下游泥沙淤积,让中下游航运更加发达,增加了旅游人次,让就业率大大提升。最主要的是,这座大坝完全控制住了阿斯旺以南尼罗河上游的水流,让尼罗河流域和三角洲地区免受洪水与干旱的威胁,让埃及人民远离了饥荒。1993年,开罗举行了国际大坝会议的执行会议,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全面论证了阿斯旺大坝,证明了它的成功。

    高坝的建造被埃及人民称为“驯服尼罗河的百年圣战”,当时的埃及总统纳赛尔称“阿斯旺大坝将埃及带入天堂”,人们认为它足以与金字塔、苏伊士运河相媲美,巩固了埃及在阿拉伯世界的地位,是埃及经济史上最佳投资。事实上,大坝确实达到了当初建造它的目的,1986年到1988年间的非洲三年大旱中,尼罗河发生严重干旱,苏丹、埃塞俄比亚都出现了饥荒,但因为高坝的存在,几千万埃及人民免受毁灭性灾害。

    ◎是非功过

    作为当今世界最著名的大坝之一,阿斯旺大坝从立项开始就受到了许多争议。大坝修建于强权大国争霸的年代,隐匿在它的规划与建设背后的历史尚未为世人所知,在美国政府不顾其资助允诺,拒绝对大坝提供资助后,英国和世界银行也放弃资助。纳赛尔总统在这种形式下绝对对苏伊士运河国有化,利用其国有化后的收入作为大坝的建设投资,苏伊士运河危机由此爆发,直接带来了英国、法国和以色列对埃及发起战争,导致英国首相安东尼·伊登下台。之后苏联介入,为阿斯旺高坝建设提供经济和技术援助,成为苏联在非洲资助的第一个大型开发项目。这些相关的政治因素与高坝建设背后水资源政治紧密相连,也是导致阿斯旺大坝在世界范围内声誉受损的原因之一。

    纳赛尔湖边矗立的埃及一俄罗斯友好纪念碑,以此纪念两国共同努力建立的阿斯旺大坝。

    阿斯旺大坝建成后形成的纳赛尔湖

    依靠阿拉伯经济与社会发展基金会的支持,第三世界水资源管理中心与埃及水资源和灌溉部通力合作,对阿斯旺高坝带来的经济、社会、环境和政治方面的利弊进行了全面分析。2007年2月,“阿斯
第(17/20)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