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尼罗河畔的历史
第(2/6)节
宙的秩序。古埃及文明的发展高度让当时的人们认为想达到这一目标必须要依赖神灵的帮助,于是他们利用保持宇宙和谐的仪式来反复敬神。
埃及诸神最早都被当作自然界的代表来崇拜,围绕这些神祇衍生出了许多神话,每一个神的个性特征也就此变得鲜活。根据“一神独创”的说法,主神普塔凭借着意念创造了世界,然后以神的名义创造了生命。但也有一些神话则认为生命的出现应该归功于赫利奥波利斯的创造神阿图姆,他生了两个孩子舒与泰福纳特,他们又分别生下大地神和苍天女神,天地之神又创造了一群孩子。
作为太阳神代表的法老王(“法老”一词源自于埃及语“err”,意思是大厦),一直都被认为是“拉神之子”。后来,由于政治需要,人们将地区神阿蒙奉为全国之神,为了确保他的地位,在他的名字后面加了一个“拉”字,称为“阿蒙-拉”,意思是“众神之王”。
与神祇相关,神庙作为古埃及人生活的中心,也是各个居住区的核心。神庙一律使用石头建成,建筑物表面会被涂上彩绘,刻上铭文。画在外墙上的战争和毁灭的残酷画面,与画在内壁上的真诚祈祷时的宁静境界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除了执行宗教功能之外,神庙还同时作为市政厅、学院、医疗中心。现代的教堂和清真寺都是向教徒开放的,但古埃及时代的神庙只允许祭司出入,祭司们侍奉神祇,求助神的力量为大众造福。在神庙中,大祭司的工作就是代表国王起到尘世与上天之间的沟通作用。
画在古老莎草纸上的古埃及法老和女神
◎象形文字
历史学家一致认为古埃及最早的文字出现在公元前3100年前后,但也有考古学家发现古埃及人使用文字的记录至少要提前200年,比美索不达米亚的文字还要早。
古埃及神祇形象与象形文字
埃及神庙殿墙外的人像与象形文字
古埃及人最初使用文字来组织各方面的力量,他们使用的图形符号被称为象形文字(hieroglyhs),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原意是“神圣的刻写字母”。经过3500多年的持续使用和改进,象形文字从几个简单的符号发展成为具有6000多个符号的复杂文字。这种文字没有元音,也没有标点符号,既可从左到右也可以从右到左,更可以上下互换,写法上的变幻莫测也让象形文字读起来更加神秘难解。
象形文字的优美造型也让它们广泛使用在刻写墓碑与神庙铭文上,文字和画面结为一体,相得益彰,两者都具有神圣的力量,代表着力量、繁荣和生命的符号被认为具有独特的功效,国王和诸神的名字更被刻写在一切建筑物上,使其流芳百世。
古埃及人虔诚地相信:说出一个死者的名字等于让他复活,因为名字对于一个人来说和灵魂一样重要。如果失去了名字或者灵魂,就会被人们遗忘,这样的命运常会降临在受到公开指责的不幸的人身上,不管他是普通人、国王还是神祇。一切有权势的人名被反复刻写,前面还被加上“生命”、“繁荣”、“健康”等吉祥的词汇,刻写国王名字的地方还要修建一道防御墙。这种做法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椭圆形,每位国王的5个名字中有两个被写在椭圆形中。
发现最晚的一件象形文字铭文刻写于公元394年,基督教占据主导地位之后,埃及神庙被逐渐关闭,相关的一切知识也就此湮没。古埃及时代的结束,不只是代表政权的更新换代,更代表着一种文化的更迭。
阿契美尼德时期-罗马统治时期
经过了二十六朝的积累,古埃及时代在一片奴隶起义和外敌入侵的喧嚣之下结束,紧随而来的却并不是国家的安稳,而是更加波涛汹涌的时代大潮。埃及的历史传承似乎总是伴随着战争,但就在连绵的战火之中,智慧的埃及人民依旧创造了令人惊叹的文明。
◎阿契美尼德时期(前525~前332)
公元前525年,埃及已经步入了衰弱,但是敌国波斯却越来越强大。这一年,在波斯帝
第(2/6)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