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节
第(3/4)节
傅手底下出来的,而且是不太得眼的那种徒弟,现在吃到师父做的饭菜,应该会有更明显的对比了,以后想吃,也不一定吃得上了。
刘胜强自然是不太明白这个梗。
当然,刘胜强就算是觉得很好吃,也不会觉得比那个做坏了的鸿运当头要好,因为那份鸿运当头花了几千块钱,而这一桌饭菜,是免费的,在有些人看来,花钱的总比免费的好,越贵的也就越好,所以很多人吃鱼翅吃熊掌,根本不在意鱼翅跟粉丝差不多,熊掌还不如猪蹄的胶原蛋白多。
老汉本来对于刘香林的未婚夫刘胜强感觉还挺不错的,这一次,印象是直接掉进了谷里。
等两个人走了之后,老汉给自己的妻妹,也就是卫靖泽的姨姥姥打了电话,比较隐晦的提了一下他的意见,不过姨姥姥好像听不进去,老汉也就不管了,别人家的事情,管多了怎么都是错,落不到一点好。老汉也不是那种活雷锋,提醒了就行了,不可能去把人家拆散的。
再说了,说不定人家以后在一起过日子还挺合适的呢?
卫靖泽觉得这刘胜强吹牛的本事比潘旺还要大一些。
潘旺自从年前回来做豆腐之后,跟我卫靖泽的接触也多了,因为经常要从潘旺那里买豆腐豆皮等豆制品送去帝都,两个人来往也挺多的。
现在是夫妻两个主要做豆腐,他爹来爷已经不怎么做豆腐了,上次被树砸了,行动不太便利,好在也不是什么负担,不是那种躺在床上全要人照顾的那种。
因为忙,潘旺跟人聊天吹水的时间也少了,感觉比以前稳重了不少。
最近,听说潘旺家也有打算要做新房了。
村里现在有好几户人家都准备做新房子,这两年时间下来,手里都存了一点钱,所以第一件事就是要盖新房子,新房子不仅是跑不掉的财富,而且是后辈结婚的重要资本,盖房子确实是很多人的第一选择。
村长把卫靖泽叫去,要开个小会,村里有啥事儿,都是村长找卫靖泽商量的。
到了村长家,村长便跟卫靖泽说了这个事情,是关于潘金桂户口的事儿。
上次闹了一场之后,潘金桂一家都死活要离婚了,这事儿没有悬念,所以离婚之后,户口落在哪里,很重要。
在跟李神保结婚之后,潘金桂的户口自然也跟着迁过去了,现在离婚了,按照道理是应该迁回娘家的户口的。这种事儿在乡村也有不少纠纷,主要是乡下很多跟利益有关的事情,比如说田地的分配,比如说宅基地的事情,都是跟户口挂钩的,有了户口,是有权利分田分地的。
以前可能还好,大家都手头紧,种田种地辛苦又少钱,大家意见不大,可是现在叉水村的田地都是十分紧俏的,上次潘建新的大伯,就是因为村里人考虑到分田分地的事儿,才没有答应他把户口迁回来的事儿。
这一次,潘金桂的事情固然很值得人同情,可是牵涉到利益的时候,大家肯定想法就有些不同了,同情归同情,好处不能被占。这是人性。
这事儿不用村长多解释,卫靖泽就能明白,他也觉得这个事情很棘手。
在卫靖泽想来,女儿出嫁之后,并不是说关系跟娘家疏远了,相反,娘家还应该是女孩的靠山,在婆家遇上不好的事情,娘家还能撑腰,在父母老了之后,女儿也应该多敬孝,而不是像一些人所认为的,女儿嫁出去了就是别人家的人了,跟自家的关系就淡了,甚至因此而要不少彩礼,跟卖女儿似得。这样的话,潘金桂确实是应该把户口迁回来,娘家就是女人的退路啊!
可是这又触及到了村里人的利益,村里的人肯定不大乐意吧?
“她回来的话,会带着两个孩子么?”
村长说:“这就是很大的问题啊,村里人接受金桂可能勉强,她那两个闺女就不好说了,人家姓李不姓潘,就不是咱们村的人,怎么能上咱们村的户口,占咱们村的田地呢?这个先例一开,咱们村嫁出去的闺女都要跑回来分田地了。”
这种事确实是大家
第(3/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