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29节

第(2/3)节


    俞东池心里一激动,大手一挥,人就给料厂加了新规定。

    从此,常辉艺术材料厂的废料处理中心,所有的废料,都得江鸽子过了眼,才能处理。

    是的,人家不好意思只给一个树根,索性人家把所有废料都送了。

    而这一次,江鸽子也认真的道了谢,然后,他毫不客气的过河拆桥,丢下俞东池,很没良心的就奔着废料厂就去了。

    他觉着废料厂那边,一定有大宝藏在等着他。

    第59章

    “距离第一届常辉艺术大会,还有十四天!!”

    血淋淋鲜红的大字儿,又被黄伯伯挂到了老戏台的墙上。

    这些日子,他对一日一提醒这件事,那是做的越来越过瘾了。

    并且,他这大字儿为了确定震慑力,也是一日比一日艳红,宽大起来。

    随着距离艺术大会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紧了,然后老街坊们可以拿出来的手艺作品,那也是越来越多了。

    像是黄伯伯写的大字儿,画的山水画儿,也已经早早就装裱好了,每天以晾干的名义,假模假样的挂出来,请全街坊来品评。

    可是,这要咋品?品个烂桃儿还差不多!

    老街坊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品大肉锅倒是很有功力,若说这个毛笔字儿,又大又黑这样的话儿,说的人倒也不少的。

    当然,总而言之街坊都是说好的,黄伯伯自然是心里得意,嘴上谦虚,只是写提醒横幅的气魄就越来越旺盛,常常也能达到力透纸背的程度,那狂妄,放荡不羁的功力那是越来越上涨了。

    除了黄伯伯,江鸽子也给老街的老太太们提了很多建议。

    像是以往新年尾,家家户户祭祀祖先。要按照老规矩,过去都要宰牛,宰羊,宰猪,还要整个的烤熟了祭祀。

    那不是民间没钱么,后来大家就拿面捏了替代。

    如今江鸽子给整个面捏,起了个名字叫面塑,他请老太太们凑个热闹,也做几个又大又漂亮的面塑作品去撑撑场子,那万一就获了奖呢?

    别的不说,就是拿个鼓励奖,据说也给三百贯的奖钱儿呢。

    后来,老太太就问江鸽子,那到底用面捏个啥啊。

    江鸽子就一脸深沉看着常青山没说话。

    然后老太太们说,哦!知道了!就捏个山神庙吧。

    直至今天,江鸽子也没看到那座面捏的庙。

    不过帮忙的老街坊都说了,那真是气派又漂亮的。

    你们高兴就好。

    还有段四嫂子,她已经做了二十几种家居拼花作品了。

    有各色门帘子,窗帘子,床上铺的盖的不说,她还用角料,填充了好多靠垫儿。

    都用了半辈子旧布了,头回拿新布去做拼花,最起先段四嫂子被新布折磨的灵感全无,拿剪子的手都是抖的。

    不但她手抖,甚至段四哥都是手抖的。

    后来手抖多了,也就麻木了,紧赶慢赶的,这两人的作品也是存了一大堆儿,每天就借着晾干的名义,也摆在黄伯伯的作品旁边,请街坊来瞅瞅可还过得去。

    这个拼花跟烫葫芦么,老街坊们还是明白的,因此七嘴八舌的把段四两口子打击的气焰全无,就恨不得时光倒流重新做了。

    对了,还有那些绣花的,也都去养老院请了五姑奶奶回来做绣花教练。

    还有用竹片编竹篓的,花篮的,街里的老银匠也拿出家里的银块儿化了,准备敲几套好首饰出来。

    甚至来老街卖软麻花的大婶,她都叨咕着,要不要做了最漂亮的软麻花,也参个赛啥的?

    然后就有老三巷的街坊扇着鼻翅儿,很是看不上的说了句,你又不是我们老三巷的,凭个人去参赛的,那可是一种作业……哦,作品要交二十贯场地费的,还有管理费用也要五贯钱儿的,你有么?

    自然……是没有的。

    这也架不住人大婶每天来看热闹,捎带卖软麻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