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十九、回京奔波忙(03)

第(2/5)节
城里近来最红火的传奇本子。故事里既无呆郎君,也无慧娇娘,却是一个蛰伏二十年,一朝报仇雪恨便潇洒离去的侠义女,由稚嫩柔脆的女童嗓音说来,别有一番情趣。

    女皇一袭单薄衫裙,歪坐榻上听书,寻常的装扮由她穿来依然雍容如常,眉心一粒米珠坠红,眼角一尾胭脂抹过,舒展薄薄绯色,挑眸间美艳不可方物。

    下首坐着一个黄衣绿裙的女子,面前桌案上铺开丝绢,正细心勾勒着画中人的轮廓。即便宫女经通报,引来外官入内,她也恍若未闻。

    内六局宫女众多,女皇身边从不缺使唤的女子,能在御前那么自在的却少。

    崔昭以为是当值的舍人,不由自主扫去一眼。

    那女子直起身,秾艳的眉目与女皇五分肖似,明丽中更多妩媚之态。她的身份不言而喻,自然是大公主,封号玉华的王清宁。

    女皇初封齐国公主,待一对兄姊为储位争斗得两败俱伤,相继被废,又从公主改封为齐王。明帝同时昭告天下,预备次年禅位幼女,即便没走封太女的流程,齐王也成为了事实上的储君。

    驸马、王夫可以为官参政,皇夫及其家族子弟却要处处受限,王家尚主的公子也是家中新星,尚主是锦上添花,赔上自己的兄弟一辈子前途却极不划算。

    皇家也光棍,你想摇摆,我替你做决定,靖王直接带宗正宜昌县公上门,收婚书、办和离,一气呵成,又为王家牵引另一门婚事,也是上京品貌皆有声名的淑女。

    面上看,很过得去了。即便王家也觉得不错,这是圣人要接着用王公子的意思嘛。说句实话,公主做媳妇,心不大的都吃不消。

    可惜,王公子不怎么领情,好好一个青年才俊,从此消极怠工,叁十出头活活把自己闷死了。

    因是前夫之女,政事堂不允玉华公主改姓,彻底断绝了她继承帝国的资格。按说玉华公主的身份有些尴尬:是王氏女,却与本家疏远,由皇夫裴彧一手教养;是天子女、东宫姊,深得圣宠,却不姓李。当下后宫无主,东宫无妇,内眷朝觐便以公主为首,不少守旧老臣颇有微词。

    玉华公主背了弹章满身,一贯不当回事,甩一甩只当不存在,再不济就入宫找母亲哭诉。女皇别的方面毫无疑问是合格的守成之君,唯独护短一点像极以不讲理闻名的舅舅,谁触女儿的霉头她就找谁的麻烦。

    公主不是软柿子,尾风便狂扫驸马裴珣,只是裴中丞的人品着实不错,私下里无数人惋惜,裴珣尚主固然妻贵夫荣,但更像是来还上辈子命里欠的债。

    崔昭远在千里之外,自然不清楚那么多,他一看清脸就遗憾地收回目光,躬身向天家母女行礼。

    “臣崔昭,请圣人安、殿下安。”

    玉华公主矜持地并不言语,女皇待人一向和颜悦色,对熟悉的小辈更加亲切,招了招手道:“延泽,正好有盘残棋,你过来看看怎么解。”

    “是。”崔昭依言上前,跪坐女皇身边。

    君心从来难测,寻常官员面圣,即便胸有成竹,也难免存着一丝扎战战兢兢。年轻官员多的是不知天高地厚,敢在君王跟前表演年少气盛的却也不多,但凡能做到沉稳如常的,不是有大出息,就是能捅出大篓子。

    来人若不是崔昭,凭那恭敬而无拘束的姿态,玉华公主会立刻把他归入“也许会有出息”的类型。但一想到是崔昭,只看他温文尔雅的模样,她心底油然而生一股难以言表的怪异。

    玉华公主眉心微蹙,仿佛遇上了无法理解的难题,打量许久也没看出个究竟,倒是把女皇看笑了。

    “善慧,不认识七郎了?”女皇道,“说来你们同一日生,还一起办过生辰,母亲那阵子身体不好,还是特地来看过一回。”

    二十多年前的事,路都不会走,哪能记得?不提那回合宴的后果,差点叫人以为崔、王定了娃娃亲,略长大一些玉华就为此气恼得要命,单方面看崔昭不顺眼。这会儿讨厌的家伙人模狗样地回京来,亲妈却在缅怀亲外婆,千万不能没眼色
第(2/5)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