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懒夫妻 第219节
第(2/3)节
。
教学楼上的教室,完全足够让小孩们从一年级上到六年级,甚至读初中都没问题。
程宝珠摇摇头:“初中最好不要跟小学建一块,小学生对初中生总有一种盲目的崇拜,可别一方收小弟,一方上赶着当小弟。”
徐川:……
“嘿呦,这你都能考虑到?”
程宝珠挑眉:“我厉害着呢!”
徐川就又问了:“那如果想建初高中,得把地方放哪儿?”
程宝珠瞧着墙上昨儿刚贴的村子图,半晌,用笔在村子西边,一处偏僻的角落,花了个圈:“这里,不过你还是别想这个,初高中和小学可不一样。”
徐川笑笑:“我这人又不是傻大款,能把这小学建出来就行。”
他就看着程宝珠把设计图画完,之后两天两人又各种讨论,甚至连大闺女也加入进来。
最后程宝珠再度把设计图纸挂在系统商城中,半天就被人接单了。
估摸着实在简单,没到一天的时间,设计图重新出现在商城中。
不知名的大佬心好,连厕所多少个坑位都给设计好。
嗯……最终程宝珠和徐川拿上图纸,往徐支书家走去。
作者有话说:
宝珠:可恶,通勤时间就不应该出现在这世界上!
第133章优秀企业家
傍晚,家家户户升起袅袅炊烟。
夕阳的余晖洒落在不少人家的院子上,小孩儿玩够了回家,顺带把自家墙头上晒的各种中草药给收回房间中。
农村,几乎所有人家都能认识几味常见的中草药。
最常见的草药该是清热解毒的金银花、马齿苋。在这暑热天中,几乎每户人家都会备着凉茶。每天早上用板蓝根、菊花、夏枯草、金银花等等草药一锅煮,煮完后放在大陶罐中。
当烈日当空,热得不行之时,家里半大的孩子则会抱着大陶罐,从家里走向田野,从田埂走向自家的田地。
这个大陶罐里的凉茶足够让劳作的父母喝上一整天。傍晚回家时,勤劳的农民们则会拎着陶罐回家。
“啪——”
忽然,徐支书家中,那个历经三代人的黑陶罐在此刻碎了。
只见黑黝黝的陶罐碎成好几大块,而徐支书裤腿拢起,脚上还带着泥巴与陶罐碎片,眼睛紧紧盯着面前的程宝珠和徐川。
程宝珠和徐川简直吓一大跳,在厨房里做饭的支书婶子同样如此。
“干啥呢这是?”
支书婶子气得叉腰,好好的一陶罐,怎么就让你摔地上了。
她拿起扫帚,冲小夫妻不好意思地笑笑,随后瞪了眼徐支书。
徐支书恍恍惚惚,身体晃动,程宝珠一激灵,见他有些不对劲赶紧过去使劲按他身上的穴位。
咋了,不就是说个捐建一所学校吗?就这都能让你差点中风啦?
程宝珠咽咽口水,不禁和徐川对视。
眼神说:为了徐支书着想,咱们那条路要不就先不捐了吧?
“老头子你怎么了?”支书婶子也看出不对劲了,忙撩开手上的扫帚问。
徐支书此刻已经缓了过来,摸了摸口袋,掏出根烟哆嗦着点燃。
他闭着眼深吸一口,再睁开眼睛时,眼眶微红:“来、来,里头说。”
程宝珠和徐川赶忙扶着他进去。
徐支书紧紧攥着徐川的手:“我没事,我真没事,我是太高兴,太激动了!”
徐川无奈:“成,我知道你这会儿没事,但你待会儿可得让宝珠给你把把脉。”
程宝珠点点头。
徐支书略微浑浊的眼睛中似是蒙着一层水雾,他坐在堂屋的椅子上,张张嘴巴想说些什么,嗓子里却像是有一团棉花堵住般,哽咽得无法开口。
支书婶子知道这里头有大事呢,把饭桌摆在院子里,招呼儿子儿媳和孙子孙女们在院子中吃饭,把堂屋留给
第(2/3)节
推荐书籍: